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这里有个“海上枫桥”
武警福建宁德三都边防所化解矛盾纠纷纪实

    □ 袁自由 杨新春

    50年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发动和依靠群众,在社会治理中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枫桥经验”。近年来,为确保矛盾不积累、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武警福建宁德三都边防所把“枫桥经验”运用到渔民聚集的三都澳港湾,及时创新模式化解矛盾纠纷。

    携带法徽现场调解

    10月21日,武警福建宁德市三都镇青山斗帽海域饵料交易市场,村民小林驾驶的小木船与同村村民张某运输饵料的铁壳船发生碰撞,造成小木船受损,引发纷争,双方一言不合,差点拳脚相向。

    事情发生才15分钟,宁德边防支队三都边防所海上警务区警长雷鸣就带领民警赶到现场,详细了解事情原委。35分钟不到,蕉城区人民法院“海上巡回法庭”法官也陆续赶到,双方当即启动“诉前调解”大巡回机制。法官、边防民警在船上立起法徽,支起一张桌子,开始了长达1个小时的调解。摆事实、讲法理、拢感情、谈利弊……边防民警和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小张主动认错,赔偿小林损失3000元,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握手言和。

    建立“诉前调解”大巡回机制

    随着海上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因债权债务、渔排迁移、鱼病迁养、船只碰撞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特别是大部分养殖户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经常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矛盾问题。

    对此,在海上呆了近6年的三都边防所副教导员郭遥有着切身体会。一些渔民因不懂法,经常采取“私了”“强逼”等过激方式处理问题,容易导致一些民事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

    该所以三都海上巡回法庭为载体,联合蕉城区人民法院共创“诉前调解”大巡回机制,建立“院所联合、诉前调解”的家门口法庭。在矛盾纠纷发生的第一时间,边防民警和法官就会上海岛、上渔排,定人、定时、定点办案,随机、随时、随地开展司法服务,让双方当事人在对簿公堂前达成谅解。蕉城区人民法院法官韦信钱说,边防所与老百姓打交道密切,群众关系牢固,共同参与司法服务,老百姓更容易接受、理解和信任,调解效果更好。

    竖起法徽现场办公

    让民警们记忆最深刻的一起民事赔偿纠纷便可窥见一斑。2012年7月28日,一辆客车在三都镇渔潭村因刹车失灵撞倒民房,造成一名妇女死亡。当天,死者家属聚集30多人到客车公司闹事,要求赔偿100万元,否则砸掉客运公司。因赔偿数额巨大,客车公司负责人一时无法作出答复,这让死者家属情绪一下激动了起来,拿起木棍和石头准备砸车。

    “大家不要冲动,有事好好商量,法律自然会给你们一个公正的答复。”就在这一节骨眼上,边防民警和法官陆续赶到了现场,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下来。他们立即启动“诉前联解”大巡回机制,在事发现场竖起法徽,现场办公,就赔偿事宜组织双方当事人展开协商。最后双方均以“满意”言和。

    让辖区边防更温馨更和谐

    “诉前调解机制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三都边防所所长张志权说,诉前调解机制的推行,可以在当事人对特殊纠纷认定有异议时,及时开展诉前财产保全、减少受害方索赔难、医疗费用预付不及时等问题,对提高特殊纠纷处理效率、化解矛盾纠纷等都起到积极作用,还可以实现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一体联动、合力调解”的“一站式”服务。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几乎对簿公堂的群众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让辖区边防更温馨更和谐。

    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打破工作业态壁垒,该所走出了一条联调联解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如今,诉前调解大巡回机制不仅覆盖了三都海上渔排,还延伸到了陆地各村庄。群众只要有需要,两个小时内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司法服务,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据数据统计显示,6年来,该所已开展195件民事纠纷的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6%,海上社区115个自然村中95%以上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村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