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害虫也会迷惑 植物的“糖衣炮弹”

    据新华社柏林电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玉米等农作物会形成一种自体防御机制,利用类似“糖衣炮弹”的方式杀灭害虫,但这一机制却在秋粘虫等害虫面前无效,为什么呢?德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秋粘虫会迷惑农作物的防御机制,从而逃过“炮弹”。

    与其他谷类植物一样,玉米会分泌化学物质,为自己打造一张保护网。年幼玉米植株的叶子含有大量苯并恶嗪酮。由于苯并恶嗪酮是一种有毒物质,玉米会分泌糖类物质黏在其上,保护自己不中毒,但对于害虫来说,这就是“糖衣炮弹”。

    当害虫侵咬玉米叶时,一种酶会在害虫的消化道内激活,剥离黏在苯并恶嗪酮外的糖类物质,这样有毒物质被释放出来,犹如胶囊中的药物释放,会杀死害虫幼虫或抑制其生长。但这套防御机制对秋粘虫等害虫却丝毫不起作用。

    德国马普学会研究人员发现,秋粘虫及其他两种灰翅夜蛾的幼虫,会分泌一种肠道酶,促使糖类物质附着在苯并恶嗪酮内一段名为DIMBOA的物质上,从而形成新物质,这样原来的苯并恶嗪酮的糖外壳被“迷惑”了,无法剥离,有毒物质也无法释放出来。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破解Bt转基因玉米对秋粘虫等害虫的抵抗性减弱的原因。现在,研究人员希望尽快破译秋粘虫体内这种肠道酶的基因编码,为减少虫害找到更好的方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