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科技,兵团腾飞的翅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发展60年
科技大会会场
陈学庚院士查看农机
1953年,在前苏联专家技术指导下,在玛纳斯河流域垦区种植两万多亩棉花获得成功,改写了北疆不能种植棉花的历史。图为兵团第一任司令员陶峙岳(左1)和前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喜观玛纳斯河流域新棉区的丰产棉。
机采棉
条田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追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兵团的科技发展史。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兵团独具特色的组织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兵团人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融入科学探索的伟大实践中,相信科技、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在祖国西北边陲默默耕耘,在亘古荒原上开辟了片片绿洲,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科技为兵团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兵团科技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1950—1959年为初创时期,引进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开展了群众性的科技活动。1953年,在前苏联专家技术指导下,在玛纳斯河流域垦区种植两万多亩棉花获得成功,改写了北疆不能种植棉花的历史;1960—1966年为发展时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广泛开展多学科科研活动。1960年,兵团党委批准成立兵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兼科委主任,下设办公室。随后各农业师相继成立科委。到1963年,全兵团有农业研究所14个,农业试验场(站)26个;1967—1981年为受挫时期,科研机构瘫痪、科研人员被大批下放,但在逆境中科研活动仍未全部终止,身处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坚持科研,选育出4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1982—2005年为恢复期,科研和科技管理机构恢复后得到充实和提高,科技兴农、科教兴国战略引导兵团科研工作。兵团党委、兵团于1991年10月作出《关于科技振兴兵团的决定》。1996年,国家科委同意兵团科委实行计划单列体制;2006年至今为加速发展时期,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全社会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兵团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2013年兵团党委、兵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兵团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全面深化兵团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部署,为加快创新型兵团建设指明了方向。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部队屯垦之初,官兵中文盲、半文盲较多,仅有少数医卫、财会、汽修、建筑等专业技术人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兵师团三级党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科技人员待遇,经过30多年的引进和培养,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万多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83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00多人,博士400多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20个;18家国有独立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19人;刘守仁、陈学庚等18位优秀专家荣获“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39位青年专家荣获“兵团青年科技奖”,中国农科院李少昆、浙江大学包永忠、西安科技大学文虎等3位优秀援疆专家荣获“兵团科技合作奖”。

    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兵团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始于1960年,1991年以前没有统一规定,视当年课题任务而定。从1991年起以50万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5%。根据科技发展的需求,相继新增了博士资金、科技支疆、企业技术创新等科技专项。2013年,兵团党委、兵团明确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长幅度20%以上,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2013年全兵团科技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3%,其中兵团本级财务科技投入跨上一亿元台阶,争取国家科技资金支持2.2亿多元。

    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健全。兵团现有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8个,综合性大学2所,初步形成兵团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类重点实验室14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企业技术中心4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农业科技园区13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及兵团创新型试点企业48家;2013年石河子高新区升格方案通过国务院批复,实现了兵团建设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

    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兵团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78年以来,兵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兵团科技进步奖1370项;1985年以来获国家授权专利3531件,其中发明专利489件,“十一五”以来专利授权量达到兵团成立以来获得专利的60%;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67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选育及繁育体系、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技术及节水新装备新产品、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大型自动化采棉机国产化研制等一大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撑。碳化硅晶体新材料研发,建立了国内第一条碳化硅晶片中试生产线;利用国产原料开发出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压电极箔及关键生产设备,打破了660伏以上电极箔被国外垄断的局面;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取得的核心成果成为全国行业清洁生产推荐技术;大型热电机组国产化烟气脱硫技术开发,打破了我国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局面;高瓦斯大倾角煤层开采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15个主要产煤省的上百家煤矿企业。2013年,科技进步对兵团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4.77%。

    科技开放合作扎实推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兵团的倾斜支持,2010—2013年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兵团经费累计到位6.7亿元,其中科技部“科技援疆专项”投入5600万元,支持兵团红枣、肉羊产业发展以及“天山北坡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编制实施《兵团科技援疆规划(2011—2020年)》,兵团科技援疆专项累计投入1.1亿元,组织实施科技援疆项目203项;对口支援兵团10省市及中科院投入科技援疆经费8400多万元,在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开放合作给兵团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兵团发展新的活力源泉。

    科学技术普及成效显著。从1983年起,兵团科普工作把面向农牧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作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等活动。“十一五”以来,兵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人均科普经费和推进《纲要》经费分别增加到1元,位居全国前列。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之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点科普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普及科学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期新阶段,兵团科技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兵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以提升兵团特别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工收入为落脚点,充分发挥科技在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勇于承担建设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壮大兵团综合实力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兵团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为更好地发挥兵团特殊作用,更加有力地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