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六项新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也能创造大未来
文·本报记者 胡唯元

    一直被视为“草根”的小微企业近来成为了利好政策的主角。

    上周,小微企业再次收到“大礼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会议确定,在继续实施好现有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同时,重点推出六大新政策。

    六项新政 扶持“小微”发展

    9月1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六项新政。

    一是加大进一步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清理不必要的证照和资质、资格审批,为小微企业降门槛、除障碍。

    二是加大税收支持。在现行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基础上,从今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将月销售额2—3万元的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对小微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类项目,进口自用且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免征关税。

    三是加大融资支持。采取业务补助、增量业务奖励等措施,引导担保、金融和外贸综合服务等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鼓励大银行设立服务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推动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小微企业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由市、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保管档案。

    五是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支持,鼓励地方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将小微企业纳入支持范围。

    六是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方便企业获得政策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更有效服务。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确保政策尽快落实,并适时提出进一步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

    简政放权 激发经济活力

    这次新政第一条就是“简政放权”,给予小微企业更多便利。

    9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调研时,见证封存了109枚公章。李克强感慨的说:“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曾经束缚了多少人!”这件事反映了国务院简政放权的决心与力度。对小微企业来说,简政放权尤为重要。只有顺利的迈进“门槛”,才能谋求发展。新政策的颁布,无疑会让小微企业少受公章的束缚,从起点走的更加顺利。

    这次国务院新政的出台,看似针对小微企业发展而推出相关政策,本质上是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让利于民的具体化。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

    自今年3月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新设立企业数量大幅增长,3月至8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59.59万户,其中企业192.7万户,同比增长61%,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和“草根”创业的热情,潜伏的经济活力将得到进一步解放。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今年初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个人的躯体,那么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便是细胞。千千万万个细胞活得好,国民经济之躯才会有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扶持小微企业,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政策落地。预计,各地各部门确保政策尽快落实,并适时提出进一步措施,将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带动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

    税收融资 给予“阳光水分”

    这次六项新政,明确提出“加大税收支持”。税收支持一项,把之前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月销售额两万元以下的企业范围扩大到销售额在3万元以下,原来规定是2万元以下。

    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表示,“显然这一万就要让大约8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在抵扣,也就是说在免征流转税方面涉及到的营业税和增值税负担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减轻了1/3。”

    此次政策提出,将免税范围扩大,使更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成为免征对象。这使得这一群体能够积累更多资本,或积累发展财富,或扩大企业规模。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将企业基础做稳、做强,在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顺。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此次新政也明确提出加大融资支持。

    在今年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

    李克强总理曾安排部署过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求发展,资金链条是基础。如何能让企业在发展中不“贫血”,有了问题可以融资“输血”,从而正常运转下去是李克强总理挂在心头的事。再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这使得小微企业的经济风险有所转移,使小微企业减轻负担,更好的发展下去。

    张连起也表示,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营销难、找市场难、找人才难等各种难题,可以说是“江山代有企业出,各领风骚三两年”,跟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经济体差别很大。一方面小微企业没有那么多的社会资源,规模比较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另一方面,运营负担重,所以呵护小微企业要像呵护婴儿一样,让小微企业有“阳光水分”特别重要。

    提升实力 助推中国创新

    实际上,今天很多知名的行业“巨鳄”,正是从昨天的小微企业成长而来,包括微软、谷歌等,也都有“车库创业”的历史。

    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后政府将致力于为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但政府政策只是一个助力,对于众多小微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官方的帮扶政策很有必要,特别是考虑当前中国的小微企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国内的小微企业不再是落后、小型服务业的代名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如及时加大支持力度,小微企业有望成为中国式创新的强大助力”。

    “小微企业自身也应按照市场原则去运行,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不能过度依赖国家政策扶持,要真正在市场中锻炼成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占斌认为,小微企业的存活与发展势必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国家的帮助和扶持,能够使得更多企业存活下来,并能够走得更长远,这对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改善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的确,小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困难,如融资问题、信贷问题、税收问题、人才问题、技术问题等。而作为小微企业来说,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政策,完全‘躺在政府身上’。同时,政府也应该维护市场公平、追求市场效率原则。”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刘小川认为,政府今后也应把重点放在从过去的设门槛、制规,转变为企业进入市场后的监督作用。政府的职能应该放在对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维护国家法律的延续性,使得市场优胜劣汰。政府的管理从前端放到中后端。鼓励小微企业、个人进入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着力扶持那些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小微企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