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9月15日—21日)

    本周焦点

    阿尔法磁谱仪最新成果显示暗物质可能存在

    全球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宇宙“通缉”暗物质。9月18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

    暗物质碰撞产生过量正电子有6个特征,开始点、上升速率、最高点等5个特征都已被阿尔法磁谱仪测量到,最后一个特征就是正电子产生率上升到最高点后是否有骤降,如果观察到骤降,说明过量正电子来自暗物质对撞;如缓慢下降,则可能来自脉冲星等天体。因此,阿尔法磁谱仪正在进一步测量相关数据,但所花费时间无法推测。

    外媒精选

    美研制出首个500千兆赫光子开关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个500千兆赫(GHz)光子开关,速度比迄今公布过的其他开关要快一个数量级,超过了目前使用的速度最快的光波信息通道。新成果将对控制光纤通道中的光子产生深远影响。

    美加首次实现3个光子直接纠缠

    借助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开发的超快、超高效单光子探测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让3个光子直接纠缠为技术上最实用的状态。在此之前,要想让超过两个以上的光子纠缠同时不破坏它们脆弱的量子态,还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一周技术刷新

    人体皮肤细胞变白血球有了简单方法

    美国科学家们首次使用名为“间接谱系转化”的简单方法,无需让人类的皮肤细胞退回干细胞状态,就能诱使其变成可移植的白血球。这一过程迅速且安全,耗时仅需两周,也不会生成肿瘤。最新研究有助于构想出疗法,将新白血球引入体内,来对付癌症或其他病症。

    血液“脏”了,洗一洗

    美国韦斯仿生工程研究所开发出一种高科技设备“生物脾”,即使在病原体尚未查明的情况下,也能把血液中的大部分病原体——从大肠杆菌到埃博拉病毒——吸出来,再让血液流回病人体内,使身体免于感染。目前“生物脾”能处理约5升的血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内所有的血。鉴于输血和血液过滤已经成为常规疗法,研究人员希望“生物脾”能在两年内进入人类临床试验。

    新方法合成的富勒烯硬度超钻石

    莫斯科理工学院、俄罗斯超硬和新型碳材料技术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二硫化碳添加到最初的混合试剂中,催化 合成了硬度超过钻石的超硬富勒烯材料。新方法不仅室温下就可生产,而且大大降低了以工业规模合成该材料所需的压力。

    前沿探索

    新设备能将光束变成固体

    美国科学家最新建造了一台机器,能借用量子力学领域的“纠缠”现象,使光子的“行动举止”与固体粒子一样。一般情况下,光子之间并不会相互作用,但在新系统中,光子会像粒子一样采用某种方式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光子出现了新的行为。这项成果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对物质的基本属性进行更进一步地分析和探究,还可帮助他们最终制造出量子计算机。

    科学家设计出零摩擦量子发动机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英国皇后大学的物理学家设计出一种以零摩擦运转的发动机,利用某种量子捷径的优势来作功,不仅达到了它的最大极限效率,同时还能产生一些功率。这项研究朝着设计以最大极限功率运转的最大效率发动机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火星一周内将迎来两位地球“来客”

    今后一周,火星将相继迎来两位地球“来客”。美国航天局17日说,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将于21日进入火星轨道,它将专注于研究早期火星上的水和二氧化碳消失之谜;紧接着是将于24日抵达的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它将分析火星大气和地质等方面特征,这也将是抵达火星的首个亚洲国家的探测器。

    一周之首

    六方氮化硼石墨烯首被证实已具实用价值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有着白色石墨烯之称的二维材料六方氮化硼,层叠合成了含有六方氮化硼夹层的石墨烯材料,并首次证实,可通过精确操控晶层堆叠方向的方式,使其具备储存电子能量和动量的功能,从而真正具有了投入应用的实际价值,未来或成为制造新一代晶体管的材料首选。

    “最”案现场

    新型纳米陶瓷是有史以来最坚固且最轻质的材料之一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的陶瓷材料,由纳米支杆相互交错而形成,在压力下会弯曲,但随后会恢复形状。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有史以来最坚固且最轻质的材料之一,如能找到大规模制造出此类物质的方法,它将可以被用来制造飞机、卡车以及电池的电极。

    奇观轶闻

    宇航员在月球上其实也可以跑起来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跳跃着前进的独特步伐令人印象深刻,但并不是因为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是早期的宇航服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让宇航员行走所致。美国科学家进行的模拟实验发现,在月面重力环境下,人的实际行走速度可达1.4米/秒,这比之前理论预测的需达0.8米/秒才能跑起来的速度要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能据此设计一套有助于宇航员在低重力环境下“双脚沾地”进行活动的宇航服。

    (本栏目主持人 陈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