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
别让公共讨论总是在原地打转
卢阳旭

    最近,媒体又集中报道了几起因公交车让座而起的争议和冲突。虽然类似的事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但由于它能轻易地触及道德话题,各方又总觉得自己有理可依、有话要说,吵得脸红脖子粗也不算意外。但实在讲,从实际讨论来看,大部分发言了无新意,建设性更是无从谈起。

    也许人们会说,道德原则关涉对错问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从来泾渭分明,如果常说常新,那岂不乱套?说的没错。但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概念,即道德原则和道德原则优先序。道德原则必须是价值起点清楚、内在逻辑严格一致,但道德原则优先序则总是充满内部张力。一般来说,公众关于道德的讨论,通常围绕后者展开。

    公众关注道德议题,更具体说,关注不同道德原则间的优先序问题,并就此展开公共讨论,没有错,而且应该如此。但需要指出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情与做正确的事情一样重要。无需否认,讨论道德相关议题时,人们会有更多的情感投入,但它并不能成为我们把关于道德的公共讨论变成公开斗嘴、斗气的理由。换句话说,虽然在相关讨论中完全排除情感投入和情绪干扰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让讨论沉浸在情感和情绪中,公共讨论所需的理性空间就将受到破坏。

    遗憾的是,从这几年的争论看,虽然公共讨论时常被触发、拓展,但最后基本都沦为各方相互斗气。更糟糕的是,斗一次不够,下次一有机会还接着斗。如此,精力投入不可谓不多,然而讨论却只是在原地来回打转,观点、证据没有在讨论中得到持续积累,相关思考自然也就因缺乏必要养分而始终“严肃”不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热情地投入到诸如该不该让座这类具体问题的讨论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更好地讨论这类问题。首先,从参与心态看,日常讨论中,人们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全盘接受。姑且不说这种情况的现实可能性很小,从基本的态度看,它也并不合理,因为它会让人们有更多的情绪卷入,进而可能破坏讨论所需的理性空间。反之,如果参与者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承认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各方观点的差异性,讨论会更具建设性。

    其次,一个常被忽略但十分重要的事实是,有效的公共讨论需要一套科学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提供支撑,它们能够帮助争论中的人们明白如何把问题分解、合并,把讨论聚焦以及累积讨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社会是否有成熟的公共讨论环境,这些程序、方法和技术的完备性和有效性是关键指标。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们获得了更多发表观点的机会,一件寻常琐事也能更容易地转变成一次公共事件,引爆相关的公共讨论。更重要的是,快速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的道德原则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行为规则之间的张力更加明显,需要讨论的公共议题非常多。此时,认真思考让公共讨论变得更有效率、更具建设性的办法,并把它们具体化为一套制度、方法和技术至关重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