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深深情结“科技强军”
孙现富

    21年军旅生涯,21载《科技日报》深情。

    初识《科技日报》是当新兵的时候。那时我刚分到总参装甲兵某研究所政治部,成为一名战士报道员,部里专门订阅了许多报纸供我们学习,唯独《科技日报》深深吸引了我。

    尽管它是一份科学性专业报,但通俗的办报风格、质朴的科普理念,就像一位无言的老师,把我这个“门外汉”带进了新闻写作的殿堂。由于研究所是个科研单位,面对的都是科研人员,采访不能说外行话,写稿也要有科学层次。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每天都要把新来的报纸仔细研读几遍,从一版到八版,从消息到通讯,几乎每个栏目、每篇文章,都要看上一遍。既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也恶补欠缺的科普知识。后来,随着阅报量的不断增加,我不再满足学习别人的文章,也开始动起笔来。

    至今我还记得,当报道员时发的第一篇稿子就是在《科技日报》上。说是篇稿子,其实就是1条没有超过100字的简讯。责任编辑李凝大姐还帮我做了精心修改,刊发后还专门寄来一封信和样报,寥寥数语的鼓励给了我努力写稿的极大动力,科技日报人对通信员的责任和感情也让我感动不已。

    正是有了这份感情,才使我更加珍惜、更加关注《科技日报》,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事业和生命。曾经有一段时间,《军旗飘飘》专版(《科技强军》周刊前身)没有了,我很着急,就给报社写了一封读者来信。没想到,信不仅全文刊发,当年还被邀请参加了读者座谈会,成为唯一的义务兵参会代表,我的来信和建议还受到报社领导的高度肯定,很快军事专版再次恢复,到目前还扩充为四个版,成为所有行业报纸中军事报道版面最多、报道力度最大的报纸。

    一份好报纸,一群好编辑,也更加激发了我追求新闻事业的激情。从最初的“萝卜条”“豆腐块”,到后来的“大块头”“长通讯”,《科技日报》不仅成了我最好的辅导老师,也成了我收获成功的肥田沃地。最多的一年,我在《科技日报》上发稿几十篇,还在“科技强军”好新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而我深深知道,这些数字的里面凝聚着编辑老师们太多的汗水和心血。正是他们无私的帮助和奉献,才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有时为了稿子里的一组数据一个术语,唐先武主任几次给我打电话核实;有时为了一个好主题好标题,编辑尹传红三番五次给我点拨启示。上世纪90年代手机还不普及,他就一次次用寻呼机给我传递信息,就连寻呼台的小姐都被他们高度的责任心所感动。特别是至今未曾谋面的彭宏编辑,用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军队的报道员。也正是有了这么多科技日报人的无私和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科技日报》的万期芬芳和峥嵘。

    一路相伴,心手相连。参军21年,从北京、南京、上海到洛阳、广州,再到北京;从装甲兵、工程兵、炮兵,再到第二炮兵,单位几经变换,岗位多次调整,唯有不变的是与《科技日报》的真挚感情。每调一个单位,我就把《科技日报》带到一个单位。记得调到某训练基地时,由于是个训练单位,没有订阅《科技日报》,我就极力向首长推荐,当年就增订了62份。

    有人说我偏爱《科技日报》,我不否认。在和她的感情上,我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因为我受益于《科技日报》,成长于《科技日报》,从战士报道员,到正团职干部,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浸透着《科技日报》的深情关爱与呵护。我也把这份真情深藏心底,并转化为勤奋写稿的动力,因为新闻报道赢得的3枚二等功、4枚三等功军功章也成为我向《科技日报》万期之贺的最好献礼!

    整装待发,风雨兼程。10000期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征程即将起帆之际,我愿与《科技日报》真情相约,一路前行,在20000期、30000期的时候,我们再回首,再相逢,一起品味充满激情的岁月峥嵘,那将是我最幸福的人生。

    (作者系第二炮兵后勤部政工网办公室主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