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改革,再立潮头
——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闻调查(上)
本报记者 韩义雷 刘传书

    深圳再一次站在改革创新的潮头上。

    2014年5月13日,国务院在64号文中批复,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9年之后,依然是在深圳,依然是在当年一位老人划了一个圈的南海边,出现了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此时,中国改革正处于十字街头。当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杀出一条血路”的深圳,又一次担负起率先突围的重任。

    “批准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深圳要“奋力开创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新路”。

    牢记总书记的重托: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40天推出10项改革,8月的罗湖,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宁做改革‘恶人’,不当历史罪人”。

    与罗湖相隔不远,30多年前炸响改革开放第一炮的蛇口,正通过“先入区后报关”的改革,推动前海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新窗口”。

    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把深圳改革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中国重启改革议程的时候,作为“改革长子”的深圳,依然有勇有谋,依然善打头阵。

    6月13日,在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上,王荣特意强调了批复中的“五区”定位,“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开放创新引领区和创新创业生态区”。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立市之本,也被称为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圳必须重新焕发特区‘拓荒牛’的激情和胆魄,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在新的起点上再走出一条新路来。”王荣说。

    这正和国家的期望相吻合。

    在“特”字逐渐消失之后,2005年,在一系列耀眼经济指标面前,深圳展开了土地、环境、能源、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反思。“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求”的呼喊中,深圳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

    9年过去了,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人均GDP超两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四个“难以为继”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深圳做过一项统计,1984年至2009年,市工业用地面积由2.54平方公里上升至269平方公里,全市地均工业增加值14亿元/平方公里,在全国独树一帜,但仅为香港2006年的1/4、新加坡2004年的1/5。

    城市规模扩张,土地资源趋紧,增量用地减少,在王荣看来,深圳“需要一种更有效益、更高质量的发展”。这是深圳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转型中国的一道必答题。

    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离京调研便选择了深圳,并在随后提出了期望,“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牢记总书记的重托,深圳的使命就是突围,再一次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出一条路来”。

    正因如此,这里吹响了“质量深圳”的冲锋号——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次,到2012年的25次、2013年的30次,再到2014年的51次,“质量”成为深圳改革创新的关键词。

    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速度”中奔跑了30多年后,深圳市市长许勤说,要“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最能代表深圳标准、集中体现深圳质量的标杆”。

    第4个更是第1个:以城市为单元建设示范区

    “不光要看别人踢,自己也要踢。”

    6月13日,巴西世界杯开幕第二天,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说,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继续在改革创新的深水区里蹚、摸、闯”。

    而在此前,国务院在批复中提出,成立由科技部牵头的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改革的味道更加浓厚,创新的眼界更加高远。”万钢说,科技部将承担起责任,和深圳一起“闯”,一步一个脚印,把批复的精神细化、实化。

    一个“闯”字,道出了深圳改革创新的艰辛。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中国也开始了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

    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这3家争创世界一流园区的国家高新区,先后被国务院批复,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在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改革。

    从时间顺序来看,深圳是后来者。作为第4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改革创新似乎有路可寻。

    不过,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所说,深圳“无论研究院、设计院,还是大学,都不多”。

    这就决定了深圳,不可能像前3家示范区一样,把打破中央级事业单位的围墙、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作为改革的重点。而科教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如何找到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大部分省份需要破解的问题。

    重视本地科技型民企发展,在30多年里,深圳这块科技资源的荒漠里,自主创新呈现出“6个90%”的特征: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这就注定了深圳的改革要聚焦在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上。”深圳科技创新委主任陆健说,“下一步,深圳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在科技金融、新型科研机构、深港经济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这些都是要把创新要素聚集到企业上来”。

    “深圳并非在高新区里建设示范区,而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示范区。”陆健说,“深圳的改革,重在一座城市的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有参考价值的”。

    6个90%引发的思考:6个10%正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6个90%”一直是深圳的骄傲。

    没有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圳却让创新跟着市场走,让企业成为创新主角,社会各界因此把这里比作“中国最类似硅谷的地方”。

    “6个90%背后,政府经费支持民企,起了很大作用。”陆健说。

    二十多年前,政府资金支持民企,算不算国有资产流失,存在着不小的争议,“冒了很大的风险,搞不好是要坐牢的。但不支持民企支持谁呢?”陆健说。

    因为缺乏大学、院所、国企,深圳要发展就必须支持民企。

    二三十年来,政府资金支持民企,政府项目关注民企,一大批民企快速成长。2013年,我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深圳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47%。如今,“6个90%”在企业早已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特色品牌。

    不过,问题来了:在“6个90%”之后,深圳进一步提升的动力从哪里来?

    “其实,剩下的6个10%,正是政府努力的方向。”陆健说,“最近几年,深圳重点支持了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香港在深院校等高校、院所的发展。他们也为华为、迈瑞等企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发挥所长,补齐短板,“6个90%”和“6个10%”背后,“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如何协调,成为新时期深圳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以改革打破发展的“天花板”,许勤说,深圳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要敢于‘放’。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大胆地‘放’,真正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善于‘管’。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的,就及时主动补位,把该管的事情管起来、管到位”。

    注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许勤说,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积累新经验、提供新示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广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