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
张江示范区创新探索“1+2n”扇形小微金融服务模式
龚 静 本报记者 王 春

■高新区创新风云录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一区22个园,园中园超过百家,基本形成了与上海城市创新带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带相吻合的沿江沿海、沿沪宁线和沪杭线三大创新带。

    与此布局相呼应,张江示范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各园区大胆推出金融专项产品和特色金融服务,不仅撬动了巨量社会资本,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目前,张江示范区已汇集至少200款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园区企业不仅成为各类投融资机构争抢的“香饽饽”,还能享用金融机构为其量身定制的各种融资方案,受惠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3万余家。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大平台:3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换挡加速跑”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科技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创新投入机制。张江高新区一定能够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最具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加速器。”8月29日,在“活力张江·科技金融”主题论坛上,由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等7家单位倡议并发起成立了“张江科技金融联盟”,传达出张江更多创新改革的信息。

    目前,一系列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正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分园先行展开——

    落户张江长宁园的上海数字贸易有限公司凭借个人信用贷到6个月流动资金200万元,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凭借上下游客户关系贷到18个月500万元;注册在张江闸北园孵化器的两家企业——上海贯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艾软件有限公司,通过闸北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分别获得350万元和3500万元的股权投资;还有斌瑞检测和龙创节能等一批企业,通过联动担保平台“银企通”担保基金,获得贷款超过1.29亿元。仅靠个人信用、或凭客户关系、或以知识产权质押、或用股权质押、或依托联动担保、融资租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私募债等一系列创新服务与金融产品,清除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障碍,打通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

    “科技金融的供需双方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互信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打破金融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是打破科技金融瓶颈的治本之策。”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说。张江虹口园区定期进行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建立融资企业信息库和金融服务网站,同时建立一套企业信用评估系统;闵行园计划采用“云+端”的技术实现方式,建立虚拟的网上融资市场,智能撮合;张江莘庄园建立了25家拟上市企业或“新三板”挂牌企业后备数据库;闸北区建立“8街1镇1园区”的10个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受理点、服务中心和联络员队伍,不仅对接企业,还对接各商业银行,建设挂部门的信息分享和流转平台。

    各分园搭建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让众多小微企业受惠。截至2014年6月,漕河泾园“双无双信”即“无抵押、无担保”融资平台,已累计向218次企业贷款6.75亿元,无一笔坏账;金桥园开辟“融资窗口”,给54家企业发放16.87亿元贷款;青浦园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内企业与机构合作授信金额达105110万元,已融资78350万元。

    发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从服务园区到服务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团队等,再到资本惠及,如今,覆盖1区22个园,汇集至少200款科技金融服务产品的张江示范区科技金融服务大平台初具规模,以政策、平台、服务为焦点的三大创新,不断撬动社会资本力量,让以往低位运行的3万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换挡加速跑,从一个个“小不点”,变身成为“新三板”的“香饽饽”。截至2014年6月,上海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96家。

    形成“1+2n”扇形重点突破格局:让企业成为投融资机构争抢的“香饽饽”

    解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首先要厘清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各种阻碍,才能有的放矢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方式。政府做好政策倾斜,创新服务功能,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内部资源是其既不越位又不缺位的关键所在。

    2014年4月,《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服务和企业融资资助办法(试行)》出台。办法不仅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张江示范区建设,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企业使用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和实施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还促进张江示范区科技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各分园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服务环境。张江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2013年支持14家分园成立科技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和信用平台建设,并通过平台申报了114项科技保险、贷款贴息、股权改革、新三板挂牌、企业上市等专项资金。

    张江示范区在科技金融服务上的创新突围,也让银行和投融资机构开始重新考虑市场服务的定位——开始逐步建立适应园区发展环境的资产负债体系、创新的风险管理和授信审批体系、基金运作模式、新型流动资金管理服务模式;开始贴近园区设立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园区服务联盟关系,提高对科技中小微企业的“输血”积极性。仅闸北园区注册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就达到162家,管理资金数十亿元,累计为1230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累计担保贷款金额超过43亿元。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张江示范区充分借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的优势,形成“1+2n”的扇形重点突破格局,即以一个综合授信平台为服务支点,有n个科技金融产品和n条科技融资渠道在支点周围延伸成服务平台的扇面。也就是说,园区企业一下子成为各种投融资机构争抢的“香饽饽”,不仅可选择多个金融服务产品,还能享用金融机构量身定制的各种融资方案。

    据了解,张江核心园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开发了启明星、科灵通、投贷宝金融服务产品;杨浦科技园推出银园保、银园保险、贷投通、微贷通产品,还发行“杨浦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中票”3.5亿元和“杨浦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私募债”1.5亿元;金桥园区和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交通银行、创业接力担保共同发起科技型集合信托业务项目,由园区推荐,至2014年5月成功发款1亿元至企业;闸北园区以履约贷、园区贷、信用贷产品服务企业;闵行园“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完成4.46亿元的投资布局时,已撬动约34.6亿元规模的社会资本;虹口上海财大科技园,积极引入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公司、天使投资等众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律所和证券一同与中小微企业对接,为企业创造优良的多元化的融资服务环境。

    张江示范区一区22园设立的金融专项产品和特色金融服务如一颗颗珍珠串在一起,快速形成“围网之势”的服务平台,不仅撬动了巨量社会资本,也将企业推入新的快速竞争跑道,繁荣了区域经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