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莉)记者从8月2日召开的第21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了解到,为加强科学文化研究,中国科普研究所计划成立科学文化研究促进中心,研究制定国家科学文化建设纲要,同时引进翻译一批科学文化研究成果,推出《科学文化译丛书系》。
据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介绍,选择翻译优秀的科学文化研究成果和著作选择的原则是:不同时代的科学共同体文化典型代表作;科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的思想;社会中科学文化;注重思想性、时代性、进步性;著名出版社出版图书。目前已经选定第一批翻译作品10部著作,2014年将完成5部著作翻译,2015年完成10部著作出版。
已开始翻译工作的五本科学文化作品简介:
1.《科学文化的兴起》
为什么科学产生于西方?为什么科学价值成了评判各种知识的标尺?斯蒂芬·高克罗格让我们看到,在科学发展的早期,关于科学的认知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争论其实相当激烈。与司空见惯的一般描述不同,他认为,从很多角度看起来,十七世纪科学的产生是宗教所推动的,而不是反宗教的。而且,科学对自然的描绘并不总是一致的,科学是由经常变化的各种局部理论所构成,而这些在某个局部说得通的理论之间往往相互矛盾。西方关于科学自身、关于科学与其前身的关系、关于科学的未来的理解,从十七世纪,从认知价值围绕着科学价值逐渐重构以来产生了重大的改变。关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认识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使命,科学赋予了一系列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科学彻底改变了这些使命,并重新指出了这些使命所追寻的目标。
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独特特征,表明科学文化是来自于从科学所衍生的文化之中。斯蒂芬·高克罗格详细而全面地讲述了科学文化在形成期的发展。他的观点不同于当今流行的看法:即科学是不言自明的获取知识的正确路径,以及从客观的中立角度说科学是显而易见有益的。
2.《好奇心:科学是怎样对万物感兴趣的》
近来,随着好奇号登陆火星,人们开始觉得,好奇心对于现代科学是很有益处的——实际上,不只是好奇心值得提倡,其实好奇原本就是科学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们曾经认为不能好奇,否则就会像潘多拉和夏娃禁不住未知的诱惑而铸成大错。几千年来,人们认为知识并非平等的——有些事不应去了解。但到十六世纪晚期,这种看法有了戏剧性的变化。《好奇心:科学是怎样对万物感兴趣的》一书中,菲利浦·玻尔考察了好奇心是怎么开始被容许的——好奇心何时从恶行变成了美德?为什么关于世界的任何事的好奇心都获得了鼓励?
经过对16—18世纪的细致观察,玻尔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跨越伽利略和牛顿时代的科学诞生期。在对科学诞生时代有益有趣的描述中,玻尔讲到哥白尼、开普勒、罗伯特·玻义耳等科学家的传奇故事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也讲到像望远镜和显微镜等为好奇心所激发出的发明和技术创造。我们经常听到,所谓的科学革命是伟大天才用偶然闪现的灵感照亮世界的故事。但从好奇心的角度,我们看到一个更为复杂的故事——好奇心的解放和驯服背后,有着魔术、宗教、文学、旅行、商贸甚至帝国的影子。玻尔也谈到今天的好奇心是怎样的:它如何作用于科学,它如何引导消费,如何保持好奇心,以及科学的变幻形态如何影响好奇心提出的问题。
尽管古老的传说告诉我们,由于好奇,我们失去了纯真。但我们完全没有被吓到。我们今天花费巨资建设粒子加速器,只是因为好奇,试图看清宇宙诞生的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玻尔认为,这绝不是理所当然的行为,而是好奇使然。而本书即是对人类好奇心的崇高献礼。
3.《21世纪的科学、文化和社会》
本书回答“什么是科学?”这个难题。我们一直确信科学,同时科学也确信能解释世界:科学是使我们能够解开“造物之谜”和“自然界法则”的知识和实践活动。然而由于科学对今天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重要贡献,它被许多人认为是遥不可及甚至是危险的。随着科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实际上对科学更缺乏理解。
本书试图纠正这方面的知识鸿沟,提供一种新的理解科学的知识框架。这本书涉及到如下关键问题,什么是科学、科学工作如何展开、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当代文化下科学的表现形式、科学机构如何组建等。本书利用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的方法,将科学置于社会和文化视野中,对科学给出了一个从社会和文化维度的宽视角介绍。
本书是为各种层次大学生之用的基础课程,它是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的文化研究、科学哲学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专业方向的重要读物。
4.《科学文化与西方工业化进程》
科学和技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本书通过描述科学知识如何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部分来解释这一历史进程。为探寻18世纪工业革命的文化起源,本书首先对17世纪的科学文化做了梳理,不但聚焦于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发展,还对法兰西、荷兰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史进行阐述。解释了英格兰科学这一时期为什么比其他欧洲国家更为成功。
本书还将科学与世俗事物结合起来,集中对拥有科学远见并渴望从中获益的企业主和技师进行解析,证明17世纪中叶的英格兰科学已经呈现出日后繁荣发展的图景。本书概括重要的科学成就,运用最新的知识帮助理解科学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作为科学技术史与西方文化史结合的著作,本书是西方现代史课程、文化研究和科学史课程的理想教材。
5.《宝石宫: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和科学革命》
作者描绘了伊丽莎白时代伦敦的科学图景,展现了大街、商铺、小巷和花园中各色人物都对自然界科学有强烈地兴趣。所有这些混杂在一起的商人、园艺大师、庸医、助产士、仪表制造者、数学教师、工程师、炼金师和其他实验家,在作者看来,组成了一个混杂的科学共同体,为科学革命打下了基础。虽然培根被认为是现代科学之父,他同时代的诸多同龄人也值得这一荣誉。他们之间的合作、争论促进现代科学研究精神的发展。
本书考察了16世纪发生在伦敦的6个特殊科学探究和辩论场景,唤醒了卷入其中的个体和他们面对的挑战。这些人进行实验和发明,争论和竞争,在压力下作战,试图理解自然图景的复杂性。所有这些人的故事照亮黑暗,使得中世纪哲学为以经验主义和实验主义文化为特征的科学革命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