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一粒苹果籽的落地难度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一个苹果新品种从育成到落地要经过哪些磨砺?如何说服种惯了进口品种的乡亲们砍掉旧果树,尝试新品种?如何用技术化解种植的风险乃至推动果实上市?

    如果将这些问题放到6年前,李慧峰断然不会深究下去。这位山东省果树所博士只需整日守在实验室,观察种子、研究苗子,将心得酝酿成一篇篇的“高水平”论文,然后晋职称、评先进……

    但这不是一位习惯囿于现实的年轻人,他希望自己从“从实验室中来,到论文中去”的圈子里走出去,将论文推向田间。

    在现实科研环境中,这注定是一项艰难的尝试。

    艰难的抉择

    作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大国,2010年中国苹果产量已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50%多。但在李慧峰看来,我国的苹果品种结构中,中早熟品种的产量和面积较低,这便是市场所在,“每年7、8月份的果品市场上,早中熟品种表现强势,价格喜人。”

    2008年的一次会议上,身为全国苹果育种协作组成员的李慧峰遇到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的同行,对方两年前研制出的“华硕”新品种吸引了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种?

    果色鲜红、肉质中细、松脆,汁液多的“华硕”成熟期比美国的“美国8号”晚3—5天、比新西兰的“嘎拉”早7—10天,果实在室温下可贮藏20天,这是郑州所利用“美国8号”与“中国华冠”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兼具了前者大果鲜艳的果实外表和后者优良的果实品质。

    这些品质,甚至让李慧峰有了将之拿过来到泰安做区域试验的想法,“如果合适,可以在泰安地区推广。”

    他显然没想到推广背后的难度:苹果早熟品种多为国外品种占据,如嘎拉和美国8号,都经过若干年沉淀和普及,价格虽然不温不火,农民只赚个辛苦钱,但毕竟技术已经上了手。要上马新品种,需要投资,需要技术,更需要市场,这里面的风险不是农民能够承担的。

    作为一个农业科研者,他面临着更棘手的抉择:虽然国家对农业战线“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评价导向机制早已明确,但并不完善,农业科研系统的论文导向使得多数科研者还在“始于实验室、终于实验室”的封闭圈子里埋头苦干。

    “你向基层推广新品种,难度先不说,谁认可你呢?”同时,将外来的品种引进推广,他还面临着本省同行的质问:本省的品种这么多,你干嘛视而不见?

    最难的事情

    引进一个品种首先需要做区域试验,在李慧峰看来,气候、土壤、水分等等都要考虑在内。还好,在郑州培育成功的“华硕”对600公里之外的泰安表现出极大的适应性,“双方都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4℃和12.9℃,全年日照时间分别为2400小时和2627.1小时,都差不多。”

    三年的区域试验下来,李慧峰得出的结论是:华硕完全适应泰安本地气候。

    需不需要引进,这是一个问题:其一,作为山东省科研人员,他似乎没有推广华硕的义务;其二,还是那句话“世界上两件事情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将这个品种介绍给谨小慎微的老百姓,乡亲们能认吗?

    这是很有戏剧性的一个故事。从遥远的郑州抛过来的这只苹果会不会砸到有心人头上,既取决于李慧峰,也取决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敢第一个去种?

    2012年的一天,宁阳县农民朱宁选慕名找到李慧峰——此时的李博士,刚刚晋升泰安市科技特派员,其关于华硕苹果的一篇文章发表后,引起老朱的注意。即使没有任何种植经验,但文章对华硕诱人前景的描述还是让老朱动心。

    李慧峰也明白,感兴趣是一回事,实打实投钱种植又是另一回事。不过,无论如何,他已经决定了,一定要推广这个不错的品种!

    田间的领袖

    说服老朱种华硕,李慧峰有办法。

    他号召朱宁选召集几个人,自己带着他们去郑州跑一趟,亲眼看一看,“刺激一下他们”。

    在郑州果树所,不见漫山遍野的果树,低矮的华硕树苗间距很宽,“1.5米×4米”的间距是他见过最宽的树间距;而且低矮的成品果树只有3米左右,上面却密密麻麻的结满了果子,“一棵树上结果最低40个。”

    “个大,抗病性好,成本低,市场售价高”,技术人员一句句的介绍直击老朱的内心。当接过一个苹果,一口啃下去时,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我要种种试试。”

    李慧峰从没有搞过推广,但对于“先试验后推广,树立典型吸引周围百姓,由点及面”有着自己的推广逻辑。

    2012年,一处占地40亩的果园出现在宁阳县著名的景区神通山脚下落成了,这个蕴含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计”的果园已经亮相便引起周边老百姓关注——比如,“4米宽的树间距空着长草,将草割掉覆盖在树下保水”,此类新设计确实让老百姓看不懂,但它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最美的风景

    已到七月底,神童山下的细雨中,老朱漫步在果园中,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的情景让他心里开了花。

    “我这销路不愁。”他的算盘是:“今年的批发价格最低也得每公斤7元,这也比当地其他品种每公斤高出近两元,这片果园产量算算也得10万公斤的产量。”

    这正是李慧峰想要的结果。

    “深入生产,带着问题回实验室,研究出解决办法后,再带着办法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往大了说,这是解决技术与经济融合的办法;往小了说,这是科研人的职责,是科研人的价值所在,“我们奋斗一生,不应该就几篇论文啊。”

    还是榜样有力量。看着李博士打造的“典型”发了财,周边百姓按捺不住了。

    今年,宁阳县一下子冒出1000多亩华硕果园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