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一分钟赢得一个机会
——“光谷国际微电影节”与姜开的电影梦

    □ 本报记者 刘志伟 实习生 向定杰

    ■创新行动派·在光谷创业

    一分钟赢得一个机会?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这枚“金蛋”确实砸中了姜开。

    7月中旬,在武汉光谷的一所创业夜校,记者见到了这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在他的讲述中还原着“光谷国际微电影节”诞生的始末。

    砸到了“金蛋”

    “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硅谷有好莱坞,光谷有光谷国际微电影节!”2014年1月8日,正逢腊月初八,室外寒意袭人,一个名叫姜开的28岁帅气小伙正站在第2期汉版“巴菲特午餐”青桐汇的台上,热血澎湃地喊着创业口号,向台下在座的省市领导、天使投资人以及和他一样怀有梦想的创业者们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如今的光谷,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谷。阳光凯迪、人福医药、华工科技、华中数控、高德红外等等一家家在业内外享有声誉的企业从这里崛起。我们已经不缺乏创业先锋和奇迹,但在文化产业里,遗憾的是还没有这样的领头羊。这就犹如一个人,已经有了血肉之躯,但还差一些有温度、有态度的灵魂,所以我想用镜头来讲述这些故事,打造微电影节,记录光谷的成长!”

    这一分钟的慷慨陈词,引得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拍手叫好,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当即表态:“光谷国际微电影节你们要好好办,努力打造成武汉的文化名片,宣传和记录光谷的过去和未来。”

    正是这一次直接来自高层的认可,让这个年轻人心中萌动的微电影梦想钻出了土壤。

    就在这一天,光谷微电影节破壳而出。半个月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通过了立项申请,之后又在3月份召开两次筹备座谈会,为落地生根把脉问诊。

    作为首届光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执行主席,姜开兴奋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6月30日电影节首站走进武汉大学试点推广,受到师生的热烈追捧,第二天便收到约50部作品。

    目前,组委会已经与举办两届创业微电影大赛的天津滨海新区达成合作,共享演员、评委等资源,其它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预计8月20日左右即将正式启动。

    男孩的电影梦

    姜开出身在湖北监利一个普通家庭,从高中开始,就坚持写剧本和日记,以此锻炼自身的想象力和写作功底。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电影梦,无关生活,无关名气,只关于青春和梦想。2003年,他去了河北影视艺术学院学习编导,之后在武汉大学硕士进修。还在读书时,他就主演和导演过《车魂》、《珞珈山下》等十多部较具影响的大学生电影,其中《非线性的日子》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DV电影节最佳影片,《命运》获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艺术节最佳导演奖,作品曾在河北卫视、湖北卫视等全国多家电视台放映播出。

    谈及自己大学时代的作品,姜开充满留恋和向往。他说,尽管当时机器设备较为简陋破旧,自身的水平也不够成熟,但来自师长、同学的支持让他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前行。毕业之后他来到湖北经视担任编导,参与了台里大部分自制短剧短片和频道电视剧2010最新版《洪湖赤卫队》的摄制。2010年9月,他开始在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任教,主讲微电影并加入了湖北省电影家协会。

    岁月像一条长河,无痕的斗转,是否有什么可以不随波盲奔?

    2010年10月,姜开悄悄瞒着家里人做出了一个决定,辞去了原本安稳、待遇优厚的教书职业,和之前一起合作开设非线性水下摄像工作室的一群朋友筹集100万注册资金,成立了武汉光之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靠着帮人拍摄宣传片等业务,公司也能实现年营收150万。

    公司步入发展期也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我拜访过50多家和我一样从事微电影制作、创立文化科技公司的朋友,也曾多次上门和他们谈要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可是为了生存,没有多少人理我。”而这恰恰是目前武汉地区整个行业的现状,“首先,企业不知道自己的宣传需求,没有相关的媒介鉴赏素养,只是单纯发布一个任务,其次,缺乏一套标准和评价体系。”

    “有时候一些意图抢单的企业为了拿下业务,恶意低价,违背市场规律,就因为这一家出来搅局,整个行业都乱了,很多专业的人才和公司纷纷出走,其实大家都面临着转型的困境!”谈起困境,姜开不乏苦恼,“所以我想从单纯制作内容转移到打造平台上来,用光谷国际微电影节这面旗帜,整合资源、聚拢人气。”

    拍创业也是创业

    翻开活动策划书上那一家家的合作单位时,姜开充满了感慨,“这都是一次次跑上门去,找人谈的结果。”

    谈及现在筹办中还有哪些困难,姜开无奈地说道:“赞助商还是个问题。”因为原本谈好的一家场地涉及到商业竞争,所以只能推掉,重新寻找能够提供200万宣传经费的企业。

    不过,他仍然自信地认为,这个困难不算特别大。7月24日,作为唯一的初创型企业代表,他参加了武汉市科技局主办的瞪羚企业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研讨会,会上他认真记录了一些数据:“目前,武汉文化企业法人单位达到1.5万多户。去年,仅东湖开发区文化科技类重点企业总收入就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32%。文化和科技融合相关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武汉正在策划、实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有91个,总投资2600亿元。”

    此外他还透露,他已经入围了8月1日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性创业精英赛事——“黑马大赛”。同时,南京高层次人才计划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愿意提供300万的启动资金,但他还在犹豫,“打心底我不愿放弃武汉”,“同杭州、深圳、长沙等文化产业发达城市相比,武汉要把文化做成核心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对未来的行情十分看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