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
何惧“病毒”与“传染”
——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群体素描
何 巍 洪建国 张 芸
肖小河在指导团队科研攻关。

    这是一个不见硝烟的特殊战场!工作在这里的人,常年累月与可怕的“病毒”“细菌”打交道,每天面对无数的传染病患者,每天接触大量的传染性物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感染……这是解放军第302医院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英雄群体!在被世人称为“病毒窝子”的传染世界,活跃着一群为人民健康事业竭诚奉献的传染病专家。他们深爱着“传染”工作,溶进了“传染世界”。他们既是勇者,又是智者,更是仁者。他们用牺牲奉献、拼搏创新、仁心医术尽情抒写着人生篇章。

    勇于担当的“铁血战士”

    每天清晨,在302医院总会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助手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向门诊走去,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一习惯她已坚持了60多年。

    她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如今90岁高龄的她仍然坚持天天出门诊。很多人都知道,陈菊梅看病看的好,脾气也很随和。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娘”。

    上世纪70年代,为攻克“乙肝病人转氨酶居高不下”这一临床难题,积劳成疾的陈菊梅,为了不耽误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决定消除全身病灶,先是摘掉了扁桃体,后又割掉了阑尾,47岁时又把满口牙齿一颗不剩地拔光了!陈菊梅说:“如果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即使摘掉我身上的全部器官,也值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山河移位,满目疮痍,当时已83岁的陈菊梅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她拄着木棍,顶着高温,冒着余震,一路察看,一路指导,走遍了所有的重灾区。某集团军军长握着她的手,很激动地说:“在我们的队伍里,年龄有23、33、53的,可您83了,还来到一线,对我们部队是个鼓舞啊!”陈菊梅却坚定地说:“83岁,我也是一名战士啊!”

    还有一位温婉尔雅的江南女子,可一到突发疫情现场,她立马就变成一个指挥若定的疫情处置“女汉子”。她就是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她领导的科室在医院收治病种最杂、收容患者最多、病情变化最快,被称作防控病毒的核心阵地。经她诊治的就有近60种感染性疾病患者,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就在这样极度危险的环境中,赵敏一干就是31年!成功处置过甲流、禽流感、腺病毒等20多起传染病突发疫情。

    2003年春天,“非典”疫魔,横行肆虐,赵敏挺身而出,率先打响了首都抗击“非典”第一枪。然而,在抢救北京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时,赵敏不幸被SARS病毒感染,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医护人员抢救她,她虚弱地说:“还是先去看别的病人吧,我还挺得住!”后来,身体刚好点,她又主动请战,要求重返抗击“非典”第一线。与“非典”疫魔激战了106个日夜,赵敏挽救了30多位濒临死亡的“非典”患者。

    勇者无惧,血性无敌。当时还有一位74岁身患癌症的教授被SARS病毒感染了,为探索“非典”有效疗法,他以身试验“非典”患者血清,他就是后来成为感动中国抗击“非典”英雄、著名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

    拼搏创新的“科技之星”

    近5年来,302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973”计划等军地科研项目200余项,产出包括4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高等级成果27项,获得专利50余项。这些累累硕果的背后,凝结着一大批军队医务工作者默默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

    肝病生物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王福生率先提出了我国乙肝人群T细胞和DC亚群参考值范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极大优化了治疗方案;完成了世界首例免疫细胞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试验,免疫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目前治疗肝病患者上千例,有效率达90%以上。

    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作为我国道地药材现代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和开拓者,这些年打造出四张靓丽的“学术名片”。一张是提出了“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理论,被誉为中药标准研究的战略性转变和“革命性”突破;二张是提出了“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理论,激发出新一轮的全国中药药性研究热潮;三张是研发了“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打针不用针”的愿景有望在302医院率先实现,为重大突发事件和野外战伤救治开创了新局面;四张是研发了系列“肝病中药新药”,为广大肝病患者战胜病魔带来了福音。

    在我国传染病病理学科的最高殿堂,有一颗璀璨的“科技之星”,他就是我国传染病病理学科最年轻的领军专家赵景民。针对我国肝病群体基数大、种类多,肝病病人中50%以上为疑难患者的实际,他带领团队成功绘制出我国第一张肝脏疾病谱。

    优质服务的“仁者名医”

    曾经有位患者说过:“得了传染病,我是不幸的,但来到302医院,遇上这么好的专家,我又是幸运的!”寥寥数语,却见证着医护人员用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传染病患者的片片深情。

    年近九旬的“一代名师”皇甫玉珊教授,从医60年来,有一个不变的习惯,对待每一位患者,她都会详细询问病情,了解病史。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体格查得细,病史问得清,病例记得全,病情想得深,药物用得准”的诊治规范,纠正了许多误诊、漏诊的病情,挽救了无数生命。

    十余载春去秋来,总把患者当亲人,国际肝病诊疗中心主任赵平与宁夏彭阳县长城村老支书李玉荣的真情故事,早已成为一段佳话。

    11年前,一心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李玉荣被查出得了肝硬化。就在这时,对口支援西部的302医院专家医疗队来了,当年就是赵主任给他看的病。痊愈后,李玉荣又带领全村发家致富,还被评为全国农村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此后,赵平对李玉荣进行了院后8次回访。老支书眼闪泪花激动地说:“我们虽然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亲啦!”

    妇产中心护士长王新华,始终追求着一种“感染护理”理念:在她这里,坚决要让传染病患者远离“病毒感染”,更要让传染病患者深受“真情感染”。这位“首都十大白衣天使”,就是这样“感染”着一批批不同年龄阶段的传染病患者,给他们带来康复的快乐和心灵的慰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