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理毋需有

    □ 张 琦

    ■姑妄之言

    6月5日,ST长油结束了17年的上市之路,正式摘牌退市,这是2012年股市新退市制度正式实施后,沪深两市首家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也是首家退市的央企股。(据央视6月5日报道)

    然而,这只最终摘牌退市的央企股,在A股主板的“告别演出”却屡屡爆出奇闻:整个退市整理期合计成交18.2亿股,成交额13.7亿元,就在摘牌前一天股价还曾冲高涨停,最后交易日更有股民买入2万股以备“收藏”。

    究其缘由,除了股市特有的投机心理,正是股民乃至社会公众对央企特殊身份的独特心理认知“作祟”——

    长期以来,无论是动辄成为房市“地王”,还是雷倒众人的高奖金高福利,都让央企饱受非议,屡屡成为舆论的“风暴眼”,但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们却往往对背景深厚、“大而不倒”的央企股情有独钟,“央企不败”的神话几成定律。

    以2012年被暂停上市的ST中钨为例,其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就在市场纷纷认为它或成首家“尝鲜”退市新政策的公司时,却又因实际控制人五矿集团及时作出承诺,而意外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返场券”。相关统计显示,1995年至201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共有3000余家公司退市,纳斯达克有近8000家公司退市,平均每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70多家和470多家,而沪深交易所至今累计仅有78家公司退市,其中更鲜见央企身影。

    这些案例和数据,无疑成就着投资者对央企“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刻版印象”。于是,即便是濒临摘牌退市的“垃圾股”,也有投资者怀揣“政府会把它从死亡线上拉回去”的侥幸心理“背水一搏”,以期其将来“东山再起”。

    然而,这样的“险棋”看似有“据”可循,背后却隐匿着巨大的风险——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终止上市的股票拥有重返A股的程序可能性,但也更具不确定性,加上股市注册制IPO已在探索当中,一旦推行,壳资源的价值将大大下降,投资者手里的股票可能变得一文不值,这样的投资也无疑于“博傻”。

    与此同时,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央企改革进入“深水期”,不仅央企垄断的行业将逐渐向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非国有资本开放,资本市场也正力除陋习、积弊和痼疾,市场化、法制化和透明化成大势所趋。ST长油作为首家央企退市股这一事件本身也表明,央企也并不能游离于“有出有进”的股市规则之外。

    因此,尽管当下的资本市场尚存在退市程序漫长、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并不明确等诸多不完善,但理性的投资者理当抛却“贪凉”心理,将目光移离“濒死的大树”,增强风险意识和理性判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