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东北森林资源家底摸清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大庆)“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知道了东北森林主要有哪些植物,也知道了这些植物生长和分布的环境特点。”日前,在科技部基础司组织的“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专项调查”项目验收会上,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士杰向专家组汇报了项目取得的成果。

    东北森林占全国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世界同纬度植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摸清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本底,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多家单位参加,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专项调查”。

    据韩士杰介绍,此次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是基于网格布点的2000多个样地,将植物群落作为物种生存环境,对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同时开展了物种踏查、珍稀濒危植物和早春植物的专项调查工作。项目历时5年,基本查清了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种类和分布现状及其环境特点,并发布了东北区域县域水平的植物物种分布重要成果:调查得到维管束植物136科645属1940种,以及这些物种的环境条件、物种适生范围以及现实县域分布,并结合历史数据编绘了东北地区2800种植物的县级产地分布图。此外,还编制了一系列编目数据集,采集了5万份植物标本,收集了近2万份种质材料,丰富了区域馆藏标本资源量和信息量;摸清了东北林木良种基地种质资源现状,提出有关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等系列建议,为国家和区域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持;建成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面向公众动态发布的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稳定并培养了一支植物分类学人才队伍,带动了区域植物分类学、保护植物学、群落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以陈宜瑜院士为组长的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突出特点是 “数据规范、翔实”和“成果丰硕”,这些基础性工作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持,并为今后区域内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