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澜沧江上铸丰碑
——世界级心墙堆石坝建设管理纪实

    □ 于红彬  葛培清  飞若力

    2012年12月21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心墙堆石坝——华能糯扎渡电站大坝胜利封顶,标志着糯扎渡水电大坝工程进入尾工阶段。期间,武警水电部队为了保证糯扎渡水电站如期发电,先后克服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强度大、质量要求高等诸多前沿难题,以顽强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抒写了拌料场提前3个月投产使用、泄洪洞提前一年过流、大坝提前6个月具备蓄水条件的水电建设新纪录。

    征战国内第一大拌料场

    2007年10月16日破土动工的电站拌料场,由砾石加工系统和粘土砾石掺和场组成,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土石方开挖56万方,金结安装1100吨,为国内在建电站最大掺砾料场。2008年10月正式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填筑坝料800万方,比国内一座大中型土石坝的总填筑量还要高。系统设计费需150万元,为节约资金,总队党委要求项目部细化设计,科学施工。位于两条小冲沟之间的山脊上,官兵们要在12个月完成设计及土石方开挖平整、金属结构安装等任务,这在水电建设史上还是头一回。

    任务就是命令。糯扎渡项目部统一思想、科学统筹,按照总队“边设计边施工”的思路,在全总队范围内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并结合工地实际情况研发设计,“临摹”类似的加工系统。

    项目部总工、方案负责人黄宗营带着干粮早出晚归,深入一人之深的灌木丛林中查看地形,标示高程,取证基岩资料。每天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两手臂和脖子上的一道道被带刺的荆条拉刺的血印。黄宗营总是笑呵呵,没有怨言。晚上,他还要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制定方案,有时为了一个问题,翻遍笔记本和房间所有的资料。组内人员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都很认真、勤奋。通过大家的努力,设计提前40天完成,图纸提前到达施工一线,节约资金125万元。

    为确保节点工期圆满实现,拿到图纸的土建施工支队一大队立即开进施工一线。团职干部靠前指挥,营职干部分片管理,连职干部跟班作业的方法,明确责任。大队党委先后开展“大干100天,确保开挖目标提前实现”“大干一个月,圆满完成年度施工任务”“打好最后攻坚战,确保掺和料场按期投产使用”等劳动竞赛和大会战。

    2008年3月31日,场平施工刚完,正当全体官兵铆劲备战系统安装时,心墙720高程以上填筑石料由不掺砾变更为掺砾坝料,系统生产量直线增加300万方,在原有基础上改造迫在眉睫。骨料生产系统的初碎、中碎、细碎设备从瑞典进口,设计方案改变后,许多埋件、皮带轮、传动轮的尺寸与实际设计尺寸不相符,许多附属物件需二次加工。改造小分队手拿千分尺,克服天气炎热,吃住工地,精心检查设备,积极校正每一组数据,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在改造安装中,1号骨料运输系统主梁连接板与配备螺旋不能吻合,需要厂家制作加工,新连接板空运最快也要八天才能到货。

    高级工程师郭长林,翻阅大量国外大型设备安装图书,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独立设计、加工,连接板一天一夜就到工作面,为骨料运输系统安装节约了大量时间。一个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产生了,生产的石料经昆明检验石粒分离比重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总队副总队长兼项目部主任唐先奇对此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坝施工质量,精雕细刻,样板起步。”像烙印一样的话语,印在每一位官兵心中。“小革新、小发明、小窍门”活动,掀起官兵创新热潮。四川籍战士李增红入伍前在面粉厂工作,大胆提出把面粉加工的工序用到骨料生产系统,系统改造后上坝料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高标准满足了级配要求。翘楚水电八局的领导参观生产系统后说,武警水电部队设计加工的骨料生产系统才是水电行业的品牌。

    掺拌料系统生产的土料、反滤料是大坝防渗体系的主要材料,决定着大坝填筑成败,按照一层土料一层石料三层标准在掺拌仓摊铺,用国内最高价值的正铲自下而上掺拌三次,用自卸车运送到大坝填筑。时值2008年春节前,许多战士整装休假。初碎机在关键时候出现异常,使整个生产系统停止运转。情况紧急,项目部果断成立抢修突击队。一支队六中队接抢修命令后,从各班排抽调尖兵能手,赶赴抢险一线。官兵们想工程所需,以“发现问题快、解决问题快、沟通协调快”的“三快”作风和“不怕苦、不服输、不畏难”的“三不”精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奋战抢险一线。

    50吨吊车司机张东的妻子快要分娩,他主动放弃休假,请缨抢修。四级士官王良山,由于螺母滑丝,扳手砸伤左脚指,指甲脱落,为了时间,简单处理后又投入抢修。

    据统计,截至大坝封顶,掺拌料系统共生产上坝料690万方,创造了国内安全生产大方量掺砾料的奇迹。

    勇战亚洲第一长泄洪洞

    华能糯扎渡电站右岸泄洪洞由有压段、事故检修闸门井、工作闸门室、无压段等组成。洞长1070米,最大高度23.5米,最大宽度22.2米,工期63个月,计划2012年12月31日完工,施工难度亚洲罕见,在同类洞中有“亚洲第一长洞”之称。

    回想前期洞室开挖施工过程中,钻孔采取人工和机械配合作业的方式,人工主要负责操纵风钻,6名战士一台钻机,潜孔钻操作员“两班倒”,由于长期不见太阳,脸颜色白的吓人。打钻、运石渣、支护灌浆等作业使洞内尘土飞扬,个个官兵就像移动“泥雕”。

    2010年,正当泄洪洞贯通转入混凝土浇筑阶段,业主调整计划,发电提前一年时间,作为电站蓄水过程中唯一通向下游河道的通道,意味着要提前一年过流,工期更加紧张。项目部接到调整通知后,副总队长唐先奇当天就组织召开施工专题会,研究部署人员、设备调配方案,修正施工计划。期间,他多次和技术组人员一起挑灯夜战,研究施工方案,也多次为了一个没有落实的问题翻来覆去,甚至失眠。在一次业主组织方案讨论会上,唐副总队长表态说:“我们将用军队特有的政治教育统一思想,用规范化管理凝聚战斗力,用先进工艺提高战斗力,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工期实现好”。好的作风决定着队伍的战斗力。2010年2月8日大年初一,项目部成立了4支党员突击队开进工地,采取营职干部沉到一线抓落实、连职干部跟班作业、任务细化到班组的协调法,强化各级责任,打响新年抢工期的第一炮。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顶部浇筑要在5个月内完成混泥土衬砌,泄洪洞分上下游段,上游为圆型,下游为方圆型,其中渐变段长达360米,不但开挖时难度大,而且顶部浇筑难度更大。传统钢管脚手架立模,高达23米的模架其安装和拆除都要大量人工,不仅费用将成倍增加,还有安全隐患和进度缓慢的难题,如果不采取新的施工方法,不但工期不能提前,反而要滞后两个多月。面对这一施工困难,党委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寻求解决方案。“作为军队,有多大任务就要有多大能力”,政委田承洋在党委会议上说。

    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能力,项目部班子成员集思广益。分管负责泄洪洞施工任务的高级工程师张耀威召集各负责人,认真研究移动钢模台车和钢管脚手架优点后认为,混泥土浇筑离不开移动的钢模台车、钢管脚手架,移动和安拆灵活,混泥土浇筑离不开这两样工具。

    一直在泄洪洞工作的工程师柴喜洲,在认真研究洞室结构后,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利用钢管脚手架渐变型强、安拆灵活的特点,在钢模台车顶部安装脚手架,根据浇筑顶部形状通过钢管拆装定型,支撑顶部悬空模板,实施浇筑。大家利用洞内“移动排架”反复实验,第一块顶部仓号混凝土浇筑一次性验收合格,平整度不超过0.01毫米,表面光滑如镜,被评为当月“样板仓号”。第二块顶部浇筑时,只需放低排架,向前移动钢模台车,在排架上固定模板,依次实施浇筑。经过测算,利用“移动排架”浇筑一个仓号缩短15天,平均每方混凝土节约人工费、机械费累计90元,整条洞顶部浇筑完节约成本180万元,缩短工期8个月。

    2011年12月31日,泄洪洞主体工程完工,具备过流条件,并被评为优良工程。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发贺电褒奖水电部队提前完成右泄洪洞施工任务。

    智战世界级心墙堆石坝

    华能糯扎渡电站大坝坝顶高程821.5米、长630.06米、宽18米,心墙基础最低建基面高程560.0米,最大坝高261.5米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坝。武警水电部队在结构复杂、工期紧,又没有现成规范和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依靠科学技术,用智慧和意志“金刚钻”拿下心墙堆石坝这一“瓷器活”。

    为不延误工期,大坝填筑之初项目部领导就和技术骨干们一起钻研科学的施工方案,总队副总队长唐先奇带领班子成员整天泡在现场,主动与工程技术部门一起,看图纸、查资料,优化方案,为确保摊铺、碾压、补水各种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他们每天在1公里长的心墙区最少走50次,就连100多米高的边墙,他都每天爬上10个来回,为书写中国水电行业300米级新墙施工工法殚精竭虑。

    针对坝料湿度偏低、洒水车喷洒不均匀、浪费大的情况,项目部党委中心组开讲座学设计、学管理、学合同,还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引领管理层钻技术、解难题。经过学习和科研攻关,采用了在大坝某一固定位置架设高出运输车辆的管道,在管道两边均匀的钻上圆孔并安装感应器,使车辆经过时自上而下自动往车斗喷水补水的方法,既节约一辆洒水车和两名驾驶员的费用,又解决了坝料补水问题,这一300米级移动加水站的问世获得了专利。“这种工法填补了我国300米级心墙堆石坝施工的空白。”2011年9月,国内著名院士谭靖夷、马洪琪说。

    院士对武警水电部队施工的高度评价引来兄弟在建电站的好评,争先恐后来取经。唐副总队长笑着对八方来客说,没有先进工艺,只是认真了点,把大工作面变成了小工作面。通过计算,分仓画线前,平均碾压12遍,合格碾压面积不足80%,仍需多次补碾。分仓画线后,平均碾压8—10遍,合格碾压面积达到90%以上,满足设计要求,每层碾压降低成本2万元左右,按照25厘米一层摊铺计算,大坝高265米,共计1060层,截止大坝竣工,累计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

    科学的管理是衡量一支队伍能力素质的标尺,理论的高度决定着实践的深度,水电部队从来都是善于学习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队伍。项目部得知天津大学在研究GPS监控系统,就设想把GPS监控系统应用到施工一线,得到学校支持。半年后,GPS实时动态控制工程质量系统就在施工一线指挥中心应用,同时还为500余台套施工设备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使填料的吨位、碾压的次数实现电脑自动监控,出现不合规定、偷工减料情况时,系统自动报警和记录。有了这一高标准控制系统,使工程获工区样板单元工程74个,38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

    乘风破浪扬帆时,坝起梦圆铸丰碑。2013年10月17日3时50分,华能糯扎渡电站水库成功蓄水至正常蓄水位812米高程。远远望去,整个大坝面呈梯形,坝面平整有序,上游坡比1:1.9,下游坡比1:1.8,厚度1米,210米高的上下游坝面最大宽度650米,最小宽度60米,干砌石累计56万方,全部采用超45平方厘米的块经石干砌而成。电站由蓄水阶段转入正常运行阶段,相当于16个滇池容量的水库库容,通过梯级联合调度发挥巨大调蓄作用,为电站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创造条件。武警水电部队官兵用智慧和汗水,在奔腾的澜沧江上浇铸了又一座惠泽八方的世界级大坝。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