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7日 星期四
青藏高原和龙门山地质奥秘的探索者
——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李勇教授

    李勇,男,1963年生,博士,双博士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能源学院院长。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国外留学。曾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3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李勇教授自1980年以来先后在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学习地质学,对地质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0年来爬山涉水,历尽艰辛,致力于对青藏高原和龙门山地质科学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省部级科技项目20余项,主笔专著5部,参编专著8部。在《Basin Research》、《Tectonic》、《Geology》、《Tectonophysics》、《Natural Science》等中外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6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获各种科技奖励14项,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地矿部科技成果奖、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奖、四川省科技成果奖和四川青年地质奖。近5年李勇教授所发表的23篇论文的被引率达73.91%,在天文学、地球科学领域位于全国第17位(据《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报告)。研究成果业已在AGU、HKT、IAS、IAEG、IGCP、SinoRock、The 2011 Sino-USWorkshop on Earthquake Science、The Gondwana、The First Joint Scientific Meeting of GSC and GSA(Roof of the World)等国际会议上宣读和发表。

    翻山越岭,探索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生长与汶川地震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呈线性、非对称分布,是青藏高原边缘造山带中陡度变化最大的一条地貌陡变带。自2008年汶川Ms8.0地震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在龙门山相继发生后,国际地学界对龙门山地质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使之成为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地区之一。

    1984年以来,李勇教授对龙门山前陆盆地与造山带、活动构造与地震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科学研究。在1987—1993年期间,作为主干人员完成了龙门山中南段映秀幅、灵关幅等6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此后与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Allen教授、美国孟菲斯大学Ellis教授、英国Durham 大学Densmore博士、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Julia de Sigoyer教授一起对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和四川盆地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国际合作研究,先后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士科学基金、爱尔兰科学基金、英国科学基金、法国科学基金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的资助。1995年完成了国内第一篇对前陆盆地进行专门剖析的高水平的优秀论著《龙门山前陆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并于1996年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授予的“侯德封青年地质学家奖”。2000年和2001年,李勇教授与美国孟菲斯大学Ellis教授、周荣军研究员和英国Durham 大学Densmore博士在美国地球物理年会共同发表了文章,引起了国际地学界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关注。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而李勇教授集二十多年爬山涉水的艰苦工作,终于在2007年与四川地震局、英国以及美国等地质专家在《Tectonic》这一国际学术刊物上联合发表了《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一文,文中明确指出:“北川断裂(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是龙门山地区最危险的一条断裂,北川断层的长度非常大,足以产生使地面发生强振动的地震。” 而此时距离汶川地震的发生只有10个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些国外媒体将这篇文章重新找出来,并被全文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地学刊物上刊登。大家才发觉,在这篇文章里所预测到的2个很危险的活动断层,恰好也是汶川地震中发生破裂的断层,分别为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因为这是在汶川地震前唯一的一篇在国际刊物上公开发表的龙门山活动断裂和潜在地震危险性的高水平论文,这个以李勇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也被国外媒体《The New York Times》称之为“英雄的团队”。

    2008年汶川地震后,李勇教授痛定思痛,参加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等地震灾后重建会议,提交了《彭州地震灾后重建的建议》、《都江堰地震灾后重建的建议》、《擂鼓镇处于北川断裂带上,不宜作为北川县城新址备选区》等建议和报告。对于公众关注的成都地区是否会发生地震,李勇教授坚持一个地质学家的警惕:“这是一个需要勇敢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和团队也一直在跟踪关注,同时也需要地质研究者们的长期监测与相关部门的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共同防患于未然。”

    勇闯“生命禁区”,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及影响

    为了能够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影响,李勇教授于1994年登上了青藏高原,开始了青藏高原“生命禁区”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1994年—2004年期间,先后7次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藏北高原无人区开展地质调查和石油地质调查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青海温泉兵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等8项科研项目,穿越了8条藏北高原(羌塘)的地质大剖面,足迹跨越了羌塘、可可西里、唐古拉山、长江源头(沱沱河)。

    李勇教授作为技术和项目负责人,勇敢地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度的缺氧条件,精细组织着科考活动,历经千难万险,一次又一次顺利完成了任务。由于劳累过度和长期高原缺氧生活,导致肺部几度出血,2003年又因极度缺氧而晕倒在高原上,经随队医生的抢救才得以保住生命。然而他仍然不顾医生的多次劝阻毅然坚持上高原。他提出并论证了青藏高原北部中生代羌塘盆地为前陆盆地,为羌塘盆地油气评价奠定了科学依据。2013年李勇教授与合作者在国际著名地学刊物《Tectonophysics》上发表了论文,探索了龙门山隆升机制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

    奔赴渤海湾,开展中国西部与东部沉积盆地的对比

    为了探索中国西部和东部地质特征的差异性,自2004年李勇教授奔赴渤海湾盆地,开展了黄骅坳陷的盆地构造、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和成藏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 《孔南地区湖盆演化与沉积体系》、《沧东—南皮凹陷重点层系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点目标区沉积微相工业化制图》等9个科学研究项目,并编著了《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沉积体系模式与成藏动力学——以黄骅拗陷为例》和《河流相层序地层学——以黄骅坳陷新近系为例》2部专著。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西部与东部沉积盆地的对比研究,初步对中国西部和东部新生代地质演化的差异性有了较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李勇教授在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表面过程与地貌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科研方向和特色,在青藏高原及其东缘的前陆盆地与造山带、龙门山活动造山带与活动沉积盆地、活动构造与地震等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高水平成果,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特色。(李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