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4日 星期五
聚变堆里写人生
——缅怀李正武院士

    本报记者 陈 瑜

    去年7月30日,您走了,给外界只留下了不足千字的消息。百度百科里,您97岁的人生高度浓缩为3000余字。

    身边人说,这是因为您几十年来一直低调地领导着聚变堆(人称“人造小太阳”)研究。

    为了聚变堆,您从北京迁往四川乐山,从零开始逐步充实队伍。1962年,当时您在全所最小的室,科研经费最少,但仍坚持招了两名学生。您培养研究生持之以恒,一直延续到83岁。从零起步,如今我国培养的核聚变人才已经成倍增加。2006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ITER。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参加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通过参加ITER的建造和运行,我国有可能在较短时间赶上磁约束聚变研究世界先进水平。

    有点惊讶,找不到您的获奖信息,发表的文章也不多。熟悉的人说,因为回国后您做的绝大多数工作都以所指导的年轻人名义发表,而这对于一代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1987年,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理应在获奖名单中列第一位的您让出了荣誉。您不愿意署名,更不愿意以您的名义申报奖励。

    姚良骅说您少年时有点“桀骜不驯”,因为特立独行的行事方式,您甚至被学校开除。但当您的学生就重要学术问题发生争论时,您只是认真地听,从不轻率发表意见,回家亲自动手计算、分析,然后才个别告知对错。80多岁时,您还从结构、文字方面对研究生的论文反复推敲。

    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期间,您测得了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系数当时最精确的实验值,并由此得到轻原子核质量自洽的精确值。该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甚至受到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的赞赏,但在1955年,您毅然选择和钱学森等一同回国。

    2011年,已经失去对话能力的您,面对主持人多方启发茫然以对,但在被问道,“你在美国工作生活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回到国内来?”您说出了两个字:爱国。这是您百年人生的最佳注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