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真正的全球科技合作必须有中国的紧密参与
——美中国科技问题专家西蒙博士谈中国国际科技合作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心见

    今日视点

    丹尼斯·西蒙博士是美国著名的中国科技问题专家。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科技问题时,时常请他发表意见。

    他也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做过很多工作,是中国国家友谊奖的获得者。2014年初,《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评估国际咨询会在京召开。中国科技部邀请了12名国际知名专家,就中国科技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咨询,西蒙也名列其中。

    西蒙博士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国际战略事务的副教务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因他的到来,变成了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特别是中国科技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4月3日,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主办的“中国国际关系中的科技作用”国际研讨会在亚利桑那坦佩召开。西蒙表示这是全球权威专家首次相聚一起,就中国参与国际科技事务问题进行全面研讨。

    在研讨会即将举办之际,西蒙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访问中他总结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取得的成就及特点,分析了趋势与挑战,并对未来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西蒙的回答可以看成一位西方学者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观。

    历程记录了变化

    “比较清楚的一点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最初的20年中,在发展对外科技联系方面,是被动反应型的。‘十一五’计划后,中国决定改变它的基本策略和方式。这个决定反映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增长及先前20年经验的积累。”西蒙谈到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历程时,特别指出其中的变化和发展。

    西蒙认为,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方法在“十二五”计划中继续反映出来,其中在三个主要方面特别明显。首先,科技合作从被动型向积极主动型转变,包括确定合作项目和领域。第二,实现了从基本上的单向技术输入型向更加平衡型的关系转变,反映了中国与全球许多国家的能力水平差距缩小。最后,实现了从注重中央级别的合作到合作主体更加分散的转变。许多省市现在成为对外合作关系的主导者。中国对政府间合作的重视在下降,把更多重点放在更加广泛的社会机构的科技合作,包括大学、企业和智库之间的合作。

    “总而言之,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对参与国际科技事务方法的调整,也表示合作将是知识和信息的双向共享,而不是以前的知识简单地单向流动。”

    全球事务需要“中国脑力”

    “我认为国际科技问题或事务要想得到真正的解决,必须有中国的紧密参与。这意味着‘中国脑力’在参与解决一些全球最紧迫的问题中,将会且应会产生巨大的‘向上’作用——不仅对中国有益,而且将对全世界人民有益。”西蒙这样看待未来中国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蒙认为国际科技合作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合作可以作为国家之间的粘合剂,有时甚至可以帮助减少某种程度的冲突和政治紧张。同时,在全球主要科技大国建立起实质性互信前,也有一些政治敏感事务需要解决。”

    西蒙认为国际科技合作需要解决的敏感政治问题中,居于首位的是全球化中的技术安全问题,其中包括网络安全问题。“在建立某种形式的全球治理机构以管理和处理各国数据和信息之前,这项事务将处于中心位置。”

    第二项关键事务是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它意味着全球的民众在吃饭和吃药之前,必须感觉到安全和有保障。

    第三项事务是知识产权保护。全球的发明家和创新者必须有安全感,必须感觉到他们的创新成果是受保护的,他们将享受他们为创新所投入时间和努力带来的全部经济成果。西蒙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取得显著改善,但还有工作要做。

    突破就在面前

    “我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未来的科技合作非常乐观。”西蒙展望中国未来的国际科技合作时如是说。同时他也为中国的未来科技合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西蒙认为,中国和全球许多主要科技大国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差不多有三十年了,现在是对这些协定进行回顾,为加深和扩展科技关系找出一些新的方式的时候了。同时,在许多情况下,政府不再是科技领域的主要角色,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西蒙表示,在跨境合作不断增长的全球创新年代,仅注重双边合作可能效率不高,需要考虑包括许多国家专家合作的国际平台。“中国在促进这些方式合作方面可以充作领导者或促进者角色。”

    西蒙特别强调中国和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创新对话”所显示出的巨大潜力。“如果这些对话能超越早期关注的政策分歧问题,共同努力去迎接增强整体创新所面对的挑战,可能会更快出现新的突破。”

    对于今年初科技部邀请12位国外专家到北京为十五年中长期科技规划进行咨询,西蒙还记忆犹新,认为讨论非常坦诚,成果丰富。

    “中国欢迎对中长期规划进行外部评估,这是一件突破性事件。”西蒙表示,“它将推动未来全球与中国的科技事务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科技日报美国4月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