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李兆廷:无名小厂该如何长“高”
通讯员 夏命群

    ■企业家说

    作为一家民营电子信息企业,东旭集团曾经没有技术,也没有设备。“1997年,液晶平板显示器还未流行,CRT显示器依然稳稳盘踞主流市场。”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回忆起十几年的“长高”路。

    2003年后,整个产业的风向发生了变化,美日韩等在显示器领域处于前列的国家正逐渐从传统CRT彩电转向平板电视的研发。“尽管东旭的CRT市场占有量一度占据国内50%的市场,转型并不紧迫,但是东旭仍要考虑怎么办。”李兆廷说。

    把握了这一市场方向,东旭从2004年开始也正式投入到了液晶玻璃基板的研发中。液晶玻璃基板对尺寸、外观、性能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几乎是零缺陷标准,因此这对原材料的选用、设备的精度、操作的精细化、工艺的控制、环境的要求等都非常苛刻。

    没有技术、没有设备,缺乏材料、缺乏经验,中国自主研发液晶玻璃基板一直被认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中国造”的任务还是在艰辛中完成了。李兆廷带领技术攻关团队,熬过了无数个通宵,经历了无以计数的失败,经过反复的研发与调试,终于研制成了溢流砖,解决了玻璃基板成型过程中的一大技术难点,逐步掌握了超薄平板显示玻璃配方、熔解、成型、切割、传输、检验、贴膜包装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

    经过刻苦研发,边摸索、边改进,国内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最终建成。此后,东旭在河南郑州成立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建设,历时两年成功建成并投产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实现了国内液晶玻璃制造业零的突破,改变了液晶玻璃基板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美强介绍,“东旭集团取得这一技术突破后,国外垄断公司的液晶玻璃基板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下降了30%—40%。”

    借鉴旭飞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东旭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先后在成都、石家庄、芜湖、营口等地建设生产线,年设计总产能1500万片,初步形成了以郑州旭飞为代表的国内玻璃基板五代线产业群和以芜湖东旭为代表的国内液晶玻璃六代线产业群。

    东旭集团近3年创新投入表显示,自2010年以来,东旭集团创新投入稳步提升,2012年达1.2亿元以上。截至2013年8月,东旭集团已累计437项发明和应用专利成果,其中发明专利105项,已拥有和正在申请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相关专利173项。专利申请仍保持每年30%的速度递增。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没有创新的企业多半都是短命的。”李兆廷深有感触。

    时刻关注“风向”、据此修炼实力,“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东旭集团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械制造厂发展成为高科技集团,创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