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解疑释惑

     什么是饱和潜水 

    人在一定深度的高压环境中长时间潜水或生存(24小时以上),呼吸气体中的中性气体在身体各组织内的溶解度就达到饱和。无论再停留多久,中性气体不会更多溶解到组织中。

    饱和潜水的概念,正是利用深度不变条件下的组织饱和原理,大幅增加人在一定深度下的活动和作业时间(此时人体组织内中性气体处于溶解的饱和态),待水下工程结束,一次性彻底地对人进行减压。

    与常规潜水的区别

    常规潜水使用的设备系统,一般的是以空气压缩机、减压舱、重装装具或自携式轻潜供气装具配套组成,呼吸压缩空气,潜水深度为60米以内,工作效率很低。常规潜水,又称空气潜水或非饱和潜水。而氦氧常规潜水,亦属常规潜水。

    而饱和潜水所使用的设备系统,是以一种庞杂而现代技术装备组成的甲板加压舱和潜水钟系统。其中有温、湿度和有害气体控制系统、氦氧(或氦氮氧)混合气体配气系统、氦语言通讯和电视观察控制系统、生理医学监控系统、动力和起吊设备系统以及饱和潜水母船等设施。有人说,现代饱和潜水设备系统不亚于宇航的技术装备,是有道理的。

    最大难题是减压

    饱和潜水是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条件下,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按照国际惯例,当潜水作业深度超过120米、时间超过1小时,一般采用饱和潜水。

    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的承压式潜水,是人类在深海极限面临的挑战。人类潜水的死敌是“减压病”。

    简单地说,在几十米的水下,人呼吸压缩后的普通空气就行。但随着深度增大,水下呼吸普通空气,其中的氮气在高压下易引发“氮麻醉”,呼吸阻力也随压力而增大。如果进行水下作业,必须呼吸氦和氧的混合气体。

    氦属惰性气体,其吸入后会融进人体血液,这就决定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间越长,上浮减压的过程就越长。如果不按规程进行减压,溶解在体内的惰性气体将在潜水员的关节或身体组织中形成气泡,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会危及生命。

    300米工作母船“深潜号”

    “深潜号”是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具备300米饱和潜水作业能力的深潜水工作母船,船上装备的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由生活舱、过渡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300米水深潜水员受压是常人的30倍

    在整个潜水的过程中,与常人承受的压力是一个大气压相比之下,在300米的深海里,潜水员要承受的压力是31个大气压,比常人多30倍。在这种压力下,人感觉就像被挤压住了一样,骨头与骨头贴得很紧,抬下手、动动脚,都很费力。

    下海作业时,他们穿的是“热水服”,流动着热水的水管密布在衣服的各处,不停止地给潜水员加热,以抵御海水的寒冷和补充潜水员呼吸氦气而被带走的热量,保持潜水员的正常体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