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抚仙湖湖水更换周期为两百年,一旦污染逆转可能性极小,目前正面临富营养化加剧危机,云南省政协委员呼吁——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
本报记者 马 波 本报通讯员 吕金平

    “不能让抚仙湖成为第二个滇池!”在1月19日召开的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抚仙湖保护问题成了云南省政协委员呼吁的话题。

    抚仙湖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泊,水量有12个滇池大,总体保持I类水质,但局部已超标到II类水体,目前正面临富营养化加剧的危机。

    “抚仙湖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湖水更换周期需要两百年,滇池只需要三四年,这就意味着抚仙湖一旦污染,逆转的可能性极小,治理难度要远远超过滇池。”云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高旭升建议,本着对人民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要正确处理好抚仙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重要的水资源地区,宁肯放缓发展速度,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科学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以及连年干旱等因素,抚仙湖水位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抚仙湖径流区人口稠密,人多地少,进行掠夺式开发,入湖污染物增多,远超水环境承载力,抚仙湖正面临着遭受污染的严重威胁,部分水域水质已呈Ⅱ类。

    据调查,抚仙湖当前最大的污染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其径流区共有238个自然村,17.8万人,农务活动频繁,良田大水大肥,复种指数高,养殖业发达,农业农村面源产生的总氮、总磷占流域污染源的61%和52%。生活污水70.6%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每年排放量达141.8万吨。

    云南省政协常委、玉溪市政协主席黄宪庭说,抚仙湖蓄水量占云南省九大高源湖泊总蓄水量的68.3%,也是中国最大的Ⅰ类淡水生态湖泊,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的9.16%,占全国淡水湖泊Ⅰ类以上水资源的90%。在全球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背景下,抚仙湖206.2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的战略价值极为显著。

    “抚仙湖能够为全国人均储备15吨安全、纯净、可以直接饮用的地表Ⅰ类水。”黄宪庭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抚仙湖优越生态环境的稀缺性、唯一性、独特性不可替代。保住抚仙湖Ⅰ类水质,就相当于为国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其价值不亚于建立国家粮食和石油的战略储备。

    “抚仙湖是玉溪的,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建设美丽云南必须保护好抚仙湖。”黄宪庭建议,尽快争取将抚仙湖的保护治理早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支持抚仙湖周边县的转型发展,全力争取国家对抚仙湖的保护治理,建立中国抚仙湖保护专项基金,打一场保卫抚仙湖的持久战,保住中国最后一个Ⅰ类水生态大湖,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