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射频识别国标后时代:专项行动推进产业化进程 生命条形码成热点:《昆明宣言》力促生物多样性保护

    科技日报讯 (蒋梦恬 记者王春)以“RFID领衔物联应用,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1月5日在上海举行。

    会上,已获科技部授予“国家试点联盟”的射频识别(RFI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在“上海工博会”统一亮相,展示他们的RFID成果和优势。大会邀请了科技部、工信部、上海市科委领导为“联盟”成员单位举行授牌仪式。会前,国家联盟召开了成员大会,就加快确立联盟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完善联盟的管理体制,推动中国RFID产业链的合作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了发展规划。联盟成员均表示将抓住《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的机遇,将RFID技术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好,使联盟成为推动我国物联网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RFID技术标准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继2.45GHz之后,我国自主标准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在大会前夕正式发布。空中接口协议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核心技术,标准的发布将为推进我国自主创新射频识别产业化进程和加快物联网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项重要议题,与会专家就如何把握机遇,加快推进自主标准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科技部、工信部等政府主管职能部门、领导、专家、学者、RFID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单位,和从事RFID技术相关的产业上下游、终端用户等,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国家RFID空口技术标准”“国家助力物联网的十大专项行动计划”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此外,工博会RFID展区有近30家企业参展,展示内容涵盖RFID整个产业链,重点展示射频识别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波 通讯员吕金平)10月27日至31日,“第五届国际生命条形码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43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多位科学家共同探讨生命条形码研究和应用最新进展和成果,发布《昆明宣言》,呼吁加强生命条形码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

    生命条形码是利用标准DNA片段对生物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新技术,由加拿大科学家保罗·赫伯特于2003年正式提出,近年来已发展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国际生命条形码中国委员会承办。在5天的研讨中,与会科学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主要门类的DNA条形码研究及其在陆地、海洋等不同环境和生态、检疫、法医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交流,对“利用生命条形码技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以及“云南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达成共识。

    大会发布《昆明宣言》呼吁,要进一步加强条形码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合作;制定和统一条形码研究的技术标准;推动各国政府、政府间机构、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条形码计划的合作;加强条形码技术的全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

    “全球气候异常,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近年来,生命条形码技术极大地促进人类监测、了解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能力,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表示,《昆明宣言》将号召全球的生命条形码科学工作者团结起来,共同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努力。

    国际生命条形计划发起人、国际生命条形计划执委会科学主任保罗·赫伯特说,中国将成为未来全球DNA条形码研究的中坚力量。“目前中国是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的中心节点之一,在昆明发布的宣言是DNA条形码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里程碑,未来中国将承担起领军者角色,推进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保护。”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