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
《十万个为什么》到底贵不贵

    文·句艳华

    玉渊杂谭〉〉〉

    当得知第6版《十万个为什么》这个中国科普界的明星图书宝刀未老,再度面世后,许多家长都摩拳擦掌准备入手一套,但走到近前却望而生畏,打起了退堂鼓。果然是名牌书,不仅质量上乘,制作精良,价格也十分“贵族化”,18册980元,家长们很“受伤”,说出版社简直是在“敲诈”。

    这个价格确实是不低,一千元对于一些大城市和一些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来说,就比较奢侈了。不过出版社不这么认为,面对“家长”们的抱怨,他们及时地做出了回应,并且有些委屈地表示,这部科普“巨制”其实并不贵,其成书过程凝聚了科学家和出版社艰辛的劳动,态度异常认真严谨,制作上也投入颇大,可谓是“一分钱一分货”。而且,他们也很快将推出平装本以降低价格,并调整销售计划。

    作为一个老百姓,我当然也希望书价能便宜一点。书价每降低一分,就可能会多拥有一个读者,知识就会传播得更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几十年过去了,不仅收入和物价齐飞,出版社也已经不再是为民无私服务的事业单位,而是彻底进入市场成为企业。企业生产产品以赢利,我们没有道理要求人家赔本赚吆喝。精装本销路不好,就掉转船头尽快发行平装本,出版社有权决定自己的销售策略,企业仰市场鼻息而动,并不看公益人士的脸色行事。

    其实,莫说是今日不少人难以接受千元之价,时光倒流30年,对于1980年代的人们,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几十块钱,对于工资普遍在百元左右的工薪族来说,也不是一个“亲民”的价位。就我童年生活的环境而言,身边有这套书的家庭寥寥无几。家父买给我的一套《十万》很快就被各种小伙伴借走传阅,而且有去无回。

    在当时,像藏书这样的精神文化消费,还不是每一个家庭首先需要保证的支出,有限的收入只有在满足了吃穿住用行等各项生活要素后,才可能考虑精神。将买书坚定地纳入家庭消费计划的只有少数人,十分难能可贵,通常都是知识分子或者民间的爱书癖。在这些人那里,书的价格才不会被和蔬菜、猪肉去做比。

    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十万个为什么》的价格遭“吐槽”,一方面当然是对整个社会物价水平偏高的暗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在消费观和生活理念上的问题。比起从前,我们的物质水平不知好了多少倍,可人们喜欢逛商场,却不喜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爱看相声,却不欣赏话剧、音乐会;追捧高价手机,但认为书价过高……这套书确实不便宜,但一部分人不见得是“买不起”,而是“舍不得”,觉得“没必要”。说穿了,我们这个消费观没发生太大变化,文化消费依然是物质消费之后一个可有可无的后缀。

    《十万个为什么》是国产科普图书的骄傲,它的每一个边边角角都容易引来热切的围观和讨论,它的定价之争,倒是带给我们不少有意义的思考,比如,与其追问科普图书的公益属性或者商品属性,倒不如问问政府和社会,为什么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图书馆?对于那些无力购买这类大型套书的孩子们,公益机构可否施行一些援助,比如购赠、捐赠?再比如,假如我们把阅读当成一项生活内容,一种生活方式,将买书作为生活消费中的常设项目,那个时候我们再看书价时,会不会有着更加开放的见解?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