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
给经济发展装上高新技术的“发动机”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成调结构、提质态内生驱动力

    □ 张舒  高广  张晔

    “江水奔流、不舍昼夜”。

    镇江,过去它因历史传说故事而闻名,如今它跳出历史爆发出异乎寻常的“科技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之比全省第一;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2012年与中科院科技合作产生的效益全省第一……

    镇江,这座面积和人口只占全省4%的江南小城,即使在省会南京和“苏南三强”的夹缝中,无论是企业“单项夺魁”还是产业“团队问鼎”,也都不乏争先进优的资格和实力。

    创新没有止境,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镇江市科技部门手握创新驱动战略的“第一棒”,只有谋在远处,做在实处。通过转变观念求合力、拓展思路求合力、转变职能求合力,不断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作力度,才能在挑战面前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调整转型中探寻经济发展增长极

    发展是一条路,没有创新的发展,注定会走进死胡同,而没有目标的发展,必然亦步亦趋,永远落在别人后面。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硬发展没道理。苏南是领跑江苏经济的重要引擎,当“火车头”不断加速的时候,怎样驾驭镇江的经济走向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战略选择。

    镇江区域小、人口少、资源匮乏,要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量”的增长上,而应该更加重视“质”的提升,突破点即是科技创新,核心即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主动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借势发力、乘势而上,镇江一直在持续“奔跑”。一方面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需求,积极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计划,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一方面努力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电力电器、工程机械、高技术船舶及配套等优势产业集群,重点突破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核心器件等高附加值环节,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

    虽然外向经济让镇江离危机的“震源”很近,但是统计数据表明,高新技术已经成为镇江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内驱动力。近年来,镇江高新技术产业领跑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一直保持年均30%以上。2012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814.4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5.71%,首次位居江苏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完成产值1745.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超过46.5%,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胸藏锦绣、迎风踏浪的弄潮儿。只要砂中含有千万分之三的真金,就值得开采掘金。面对潜藏的新兴产业“金矿”,镇江市科技部门甘当新技术、新发明的“淘金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的“可能”和“机遇”,敢于“白手起家”、勇于培育新兴产业领域的“黑马”。

    “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镇江除了临近上海的地缘优势外,其他方面和那些航天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比起来,实在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尽管如此,在白手起家的若干城市里,镇江走得最实在、成果最明显。”——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一位高层领导曾如此感叹。

    从一片空白开始,产业规划先行,着力“筑巢引凤”,这就是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路径写照。镇江航空航天产业起步于2008年7月,到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显现出了集聚效应。2012年,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78.94亿元,拥有重点涉航企业32家。产品和技术涉及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电机、航空内饰、电子元器件、大件加工及部件组装、地面综合保障等领域,有200多项技术和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拥有发明专利近百项,30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航空航天产业在建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已有中国商飞公司C919协作配套供应商12家,未来在天空飞翔的C919所使用的复合材料80%将由镇江制造。已建成航空航天产业园3个,涉航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3个。镇江航空产业园已获批“江苏省航空配套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在大浪淘沙的转型变局中,各类产业有升有降,但正在“加速起飞”的基本都是高技术新兴产业,而“紧急迫降”的大多数都是传统产业。

    除了航空航天产业以外,镇江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均得到迅速发展。2012年,镇江市六大新兴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3家,在岗职工14.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252.8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7.8%。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下,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62.8亿元,分别增长12.2%、20.1%和22.5%,增幅均列全省前四位。

    一个细胞的裂变,可以催生成强壮的躯体;一个产业的嬗变,可以让整个区域崛起。尝到甜头的镇江市今年又发布了“六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到2015年,全市六大新兴产业销售突破5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50%。

    经济升级中凸显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

    企业强则地区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前景。

    当发展的形势让人看不懂时,镇江科技部门选择了“树立服务意识,以企业为师”。

    为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镇江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动摇,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优质服务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通过大力培育,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近56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

    创新型领军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培育重点。镇江积极开展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作,优先扶持其实施各类科技研发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在优势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破茧而出,方能化蛹为蝶。要突破“软肋”,必须找准突破点。研发是开启企业科技创新的“金钥匙”。镇江着力扶持有条件企业引进与建设科研平台。2012年6月,全市45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成研发机构,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已成立江苏省电力电器产业、高性能合金产业、航空材料和部件产业、收获机械产业等4个省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加速器21个,总面积超过270万平方米。

    产学研合作力度大,合作方式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近3年来,镇江组织重大产学研活动100多场,收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0000多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000多项,累计投入30多亿元。2012年,该市与中科院科技合作产生的效益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六位,江苏省第一位。今年,又启动了“镇江—中科院科技合作推进年”活动,已组织百余家企业赴中科院沈阳、长春、北京、西安等分院推进产学研合作,新达成合作项目50多个。在已经形成的“工业对俄”、“农业对日”合作特色基础上,大力拓展对欧美的国际科技合作,2011年以来已组织实施对美、英、德、澳等国家的科技合作项目近60项。

    如果把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看做“战场”的话,那知识产权就好比“武器”,对赢得竞争的影响和作用十分重要。镇江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以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主线,率先设立专利密集型企业培育计划,探索成立了专利运营公司,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专利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在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创新中,镇江多项工作做到“全国率先”,如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率先开展专利保险试点、率先开展专利价值分析试点……今年上半年,全市申请专利12000多件,同比增长40.2%,其中发明专利2700多件,同比增长97.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6件。

    多年来,金融资本习惯于“赚快钱”,常常更多地瞄准上市前期的成熟企业,而“小微”企业因为没钱,往往难以渡过创业初期的“死亡之谷”。如何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渡过“死亡之谷”,是镇江科技部门一直在思考、谋划和推动的问题。

    “多亏了这笔贷款的及时到位,才保证了原材料的及时购买,企业的发展才得以突破瓶颈。”——初创的科技型企业益海芯电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建博士感触颇深。

    “在市场完善的地方遵循规律,在市场缺位的地方强势补位”——在这一原则的引导下,镇江科技金融形成了“投”、“保”、“贷”、“补”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投——引进和建设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3家,创业投资规模达到39亿元;保——成立科技保险机构,大力支持人保财险公司等设立科技保险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推行“履约保证保险贷款”;贷——在全省较早成立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3.6亿元,市风险池基金贷款累计发放44笔,共计1.4亿元;补——设立科技贷款专项风险补偿基金,2010年以来,全市安排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保证金1800万元。

    今年,该市还启动实施了创新创业行动计划,筛选出100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对承担创新创业行动计划100个重点项目的企业,采取现场办公、跟踪帮扶、协调调度等举措,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上半年科技创新100个重点项目全部启动实施,有34个项目已有经济效益,累计实现销售35.3亿元,利税1.9亿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政府服务的一个个细节,成全了企业的一项项壮举;企业一家家的创新团队,组成了一支支的创新军团。

    镇江的企业在集聚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得成长,在成长中谋共赢。一批如大全、恒神、巍华合金等高新技术明星企业逐步涌现,所涉及的领域涵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等产业。

    大全集团是国内成套电气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投资2亿元与高校合作建立“国家新能源接入装备和技术研发中心”,迅速占领新能源、智能电网和大功率驱动技术等制高点,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直驱型风电变频器生产技术的格局。

    而江苏豪然喷射成形合金有限公司这一貌不惊人的小企业,却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唯一”的记录:首家实现了喷射成形合金材料制备的产业化,首家主起草制定多项国内喷射成形合金行业具有“首部”意义的行业标准……今年6月,其主起草的国内首部喷射成形行业标准《铝合金喷射成形圆锭》(标准号YS/T845-2012)正式实施。

    环境营造中劲吹优惠政策暖风

    困难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

    作为外向度较高的区域,镇江要比许多地区更早地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危机面前,大家面临的困难都一样,解决办法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

    科技政策落实得好,创新创业环境就好,企业创新意识就强,应对当前危机的能力就强,发展速度就快,地方经济就能得到较快发展。

    今年年初,镇江召开创新创业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设镇江市“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简称“科技创新政策20条”和“人才特区政策20条”),力求用最优惠、最务实的政策举措将镇江打造成创新创业的“沃土”。

    新出台的政策在激励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很强。科技创新政策中,市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奖和杰出人才奖的奖励额度达50万元和20万元。人才特区政策中,最高150万元的人才购房补贴、最高5000万元的企业融资担保额度、最高100%的子女学费补贴等3项支持政策在全国领先。

    “不求一时政绩,只求有所作为;不求迅速见效,只求打好基础”,现在已成为镇江科技部门的一种共识,一种责任,一种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20条”和“人才特区政策20条”等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该市开展了“科技政策宣传月”活动。通过召开政策新闻发布会、向企业委派政策辅导员、组织宣讲培训班等形式,大力提升企业对科技政策的知晓率。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班60多个,受训人员2500人次,组织政策辅导员服务企业次数1300多家次。经初步调查统计,企业科技政策知晓率超过96%。

    同时,该市大力促进高层次人才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变,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镇江市科技型企业家高级研修班”,不断提升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和成功率。

    在科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不少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成为“有实力、想招才;有魄力、敢引才;有眼力、善用才;有亲和力、善留才”的“伯乐”,重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动企业加快创新和转型升级,加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家钱云宝,不惜重金集聚从原丝聚合、氧化碳化到预浸、复合材料、应用产品等各环节的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200多名,成功实现了千吨级PAN基碳纤维的开发与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科技和人才政策的暖风,使众多高层次人才汇聚镇江、乐居镇江。目前,全市共有“千人计划”39名,省“双创计划”总数超百人,高层次人才数量超2万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