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8日 星期日
季国标:毕生心血谋化纤
本报记者 瞿剑

    科技追梦人

    记者9年前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年逾古稀的他精神矍铄,谈锋甚健;三四年前再联系他,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低沉沙哑,记者被告知,刚动完喉部手术的他说话已十分困难;几天前再次采访,他缺席。

    在北京东长安街原纺织工业部大楼里,季国标的同事们介绍,因喉部二次手术,他现在已近失语;而青光眼、白内障以及视神经萎缩,又让他失明;喉部、胸部的多次手术,使他现在喝水甚至呼吸都十分吃力,吃饭则完全靠鼻饲……

    同事们说,这些不便,全是因为他长期接触对眼睛有毒性的丙烯腈等,而这些有毒化学物,跟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化纤事业密不可分。如果说我们今天的丰衣和足食,离不开那一缕纤细的化学纤维,那对这位如今已生活不能自主的老人、中国化纤工程领域的巨人,我们该有的,除了钦佩,就是感念。

    时势给了他最好的用武之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新生政权所面临最具挑战性的国计民生大事之一,就是“衣食住行”四事之首的穿衣问题。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介绍,那时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只占3.9%,人均消费量仅1斤6两。资源极度匮乏,使纺织生产成为“无米之炊”。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国家对棉纱和棉实施统购统销,另一方面,纺织部决定,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时期就要发展化纤。

    这样的时势给了季国标最好的用武之地。他1952年从上海交大纺织工程系毕业,经青岛印染厂实习工作两年后,1955年,被选派赴民主德国学习人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到上世纪60年代,为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国家又选派他去英国实习。

    两次留学,为季国标奠定了坚实的化纤工程技术基础及其产业建设、运行经验。此后的几十年间,从最早的保定第一人造丝厂,到国内首个自行设计、自己制造设备的南京化纤厂,从尝试以石油为起始原料的兰州石油化工厂,到已具现代先进化纤企业雏形的四大化纤,直到世界特大型化纤联合企业仪征化纤,季国标的身影与新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轨迹始终相伴。

    保定厂,他参与主持工艺配套、试车、改进和技术鉴定,是建设这一首条国产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大功臣;南京厂,他面对从苏联得来的一些残缺不全的设备、图纸,会同老专家、老技工苦战3年,取得一次投产成功,被当时的国家建委评为自力更生建设的先进典型;兰州石化建设中期,正值“文革”高潮,外国专家全部撤走,建设和投产的技术担子压在了作为副总工程师的他一人肩上,季国标废寝忘食地试车、调整、培训,终于和大家一起掌握了这套当时国际最先进技术,一次投产成功,产品部分指标还超过了英国;上海金山、天津、辽阳、四川维尼纶四大化纤中,他参与了全部4个项目的总体规划,并直接负责辽化、金山和川维的建设。“四大化纤1981年全部投产之时,实际产量占当年全国布产量的15%,按当时10亿人口人均分得量2.5米,解决了大问题!”杜钰洲感慨道。

    一切为了早日建成中国大化纤

    1972年,季国标调到纺织部进口办,负责四大化纤引进项目的对外技术谈判。

    中国纺织工程协会名誉理事长张怀良回忆,那段时间,季国标经常眼睛是红的,嗓子是哑的。因为当时外汇拮据大背景下的谈判不比如今的企业间磋商,国家“定时间、定钱数”,谈判时以这些倒推,难度极大。要在这样的谈判中做到货比三家,就要自己首先心中有数,所以都是“白天谈,晚上学”。

    季国标的夫人卢慧君记得,当时一家四口人挤在招待所一个小房间里,“老季每天晚上都要研究相关技术材料,编写谈判提纲、合同草稿。他把招待所厕所前的走道当成自己加班的地方,对着一大堆资料每天工作到深夜”。

    就这样,季国标和有关专家一起,提出了四大化纤产品应以涤纶为主,兼顾锦纶、腈纶、丙纶,减少维纶;抽丝设备可引进技术和自主建造相结合,立足国产化;化纤和原料的产能要协调平衡等,形成了正确的技术政策。

    1984年担任分管化纤、科技、外事工作的纺织部副部长之后,季国标外出考察中给部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考察跟别人不一样”——他总是先到厂里,实地看流水线,然后再听汇报。“这样听起来更明白,拿出的意见也更对症。”不止一位厂长感慨:“季部长帮我们少走了多少弯路!”

    当部长之后,季国标每天从甘家口到部里上班,路上因为堵车,差不多要用一个小时。他舍不得浪费这段时间,总是在车上办公。“日久天长,对眼睛损害也不小。”卢慧君心疼地说。

    “一生治学严谨,为人谦和”,是季国标身边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他的温和、谦逊性格,在引进办体现出优势。“包括跟外国专家,很多用常规手段、常规渠道解决不了的问题,他都能解决。”杜钰洲说。但他又不是没有原则,他守住唯一的底线,就是“早日建成中国的大化纤”。

    他总能与世界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是季国标的晚辈和老部下。2011年秋,老人患喉癌第一次动手术时,端小平打电话预约第二天去探望,季国标马上说“明天别来后天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到医院后端小平才发现,原来他用一天时间写了满满3页纸,主题就是讲中国化纤工业未来怎么发展,“站在生命的关口的他仍然心系他的事业”。

    杜钰洲说,退休后的季国标,主要精力放在谋划高技术纤维的发展上。2006年起,他用两年半时间,集中精力会同周国泰院士,共同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为国务院所作的重大咨询项目“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分7个子课题组,有约100位院士、专家参与。对国内约50家从事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玄武岩和聚苯硫醚等纤维的科研院所、高校、工程化试验和生产应用单位等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并提出了十多项高性能纤维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为有关部门起了重要的建议参谋作用。现在,高性能纤维产业化迅速推进,有力支持了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新能源建设、环境保护等工程领域。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季国标又深入研究国内外情况,提出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意见,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行了阐述。他现在最新的咨询项目是“研讨多种生物质新纤维的工程化、产业化前景”。

    “他对化纤事业不光是热爱,而且能够始终瞄准行业发展前沿,跟世界发展趋势总能不谋而合。”端小平语气中不光感动,更多的是敬佩。(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