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0日 星期二
一个村庄的二次转移
本报记者 杜 英

    “必须再次转移。”7月25日上午,漳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后,县委书记党建中最终拍板,对石川乡菜子川村寨上社260名村民进行二次转移。

    寨上社是漳县的重灾区之一,地震使全村95%的房屋坍塌受损,村民临时安置在村庄东侧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7月24日晚,当地持续大雨导致安置点北侧山体出现数百米长、宽十余厘米的裂缝。专家组判定可能滑坡造成二次灾害,临时安置点存在安全隐患。

    重新选择距离寨上社5公里外的一处开阔地带作为安置点。经过武警甘肃总队第三支队一上午的努力,新的安置点上搭建好了帐篷。保证村民安全转移任务也落在了100名官兵身上。副队长金丛勤按照5人一组,把官兵分成了20个小组,分头进村上山展开排查。

    这是一次悲情大转移。村民康妥娃78岁的老父亲因患病在床,怎么说都不愿离开已成废墟的家园,搜救士兵硬是将老人背出了村庄;一位放牛老汉,在山上守着牛群不愿离去,官兵们徒步上山,反复说服,终于将他劝离了大山……

    “这些当归是全家人辛苦几年积攒的,是我们的命根子,我要守在这里。”33岁的村民康俊芳非常着急。副队长金丛勤带领官兵们,踩着泥泞,肩背手提,将她家的所有当归装在村民提供的“三马子”上,康俊芳也放心地走出了村子。

    在转移灾区群众中,挂在金丛勤胸前的报话机一直没有消停:“再搜一遍,要像筛子一样进行二次排查,不能留下一个人。”18时40分,最后几名村民离开了村庄,最后一辆运送物资的车辆也驶离了河谷。

    雨意氤氲,周围的群山被浓雾笼罩,更大的降雨即将到来。新的安置点上,57座帐篷格外醒目,帐篷里铺上了防潮的塑料布,村社干部正在挨家挨户发放食品和棉被。“只有子弟兵才有这种速度,群众转移效率真高。”党建中激动地说。

    最后撤离的武警战士,在暮色中冒着大雨,执行新的救灾任务。

    (科技日报甘肃漳县7月2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