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杭州江干区:创新型经济从信息产业突破

    本报记者  宦建新  本报通讯员  俞忠权  沈杰

    实施“一核两城多点”的科技创新空间已经开始落子布局,7月11日,杭州东部软件城正式签约,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实施“351工程”,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绿谷·杭州等3个新兴产业园开工在即……7月的杭州江干区,创新驱动发展频现大手笔。

    江干区科技局局长王志强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要积极抢抓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的历史性机遇,把信息产业作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赢得先机,加快形成“后发优势”。

    建设创新型城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是一个美丽的“江干梦”。

    去年,江干区科技创新暨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实施“一核两城多点”战略,出台《关于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区的若干意见》,创新型城区建设就此开始。

    在区委书记盛阅春看来,江干区科技创新工作主要是围绕创建考核、创新平台、企业主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落实保障措施上下功夫。

    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江干区全面实施“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浙商新高地、金融新蓝海”战略,以“聚焦产业、打造平台、培育主体、优化环境”四位一体新模式,重点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以信息服务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区。

    如今,江干区以新的思路和举措实施整体推进。

    聚焦重点,明确方向。江干区以信息服务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及软件服务业等新一代新技术产业,出台《关于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江干区发展信息服务业奠定政策基础;实施“351工程”,即力争用3年时间(到2016年),全区新增50万方用于发展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园、孵化器及创业园,新增1000家经认定的优质信息服务企业;全区信息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年翻一番,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3年翻一番,产业规模居全市领先地位。

    拓展空间,打造重点。实施“一核两城多点”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打造信息服务业集聚平台。一核即江干科技经济园和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两城即杭州东部软件城和杭州国际商贸城。杭州东部软件城共分为三大区块,由杭锅城市工业科技园、皋亭山科技研发产业园、长睦板块留用地,围绕软件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工业软件、节能环保、物联网和行业解决方案为主导产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为基础产业。杭州国际商贸城以中润(杭州)中心、浙商商品贸易总部中心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打造成杭州电子商务又一个标志性项目;多点即一镇一街一孵化器。今年该区新增科技孵化器9个,拓展孵化面积13.02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器达1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3个。

    培育主体,扶小做大。以科技项目、资质评定、贷款贴息等形式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实施“苗圃、起飞、百人、雏鹰、青蓝”五大计划,形成“先育苗、再起飞、成雏鹰”梯度式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新模式。该区累计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60家;雏鹰计划企业54家;青蓝计划企业19家,起飞计划企业8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赛博创业工厂有625家。2013年,该区有56家企业申报市雏鹰计划,38家企业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资本推动,人才引领。2013年,江干区成功引进浙江新锐浙商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歌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多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3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总注册资本3250万元;利用杭州市首个区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平台,成功引进普特元腾、华睿兴华、禾优投资3支基金,总规模达7.85亿元。钱江时代系列债权基金,滚动发行5期,累计为101家中小企业撬动担保贷款规模4.35亿元,入围企业年销售规模增幅达到25%以上。大力实施“百人计划”,实现“引人才、带项目,建企业、带产业”的招才引智新模式。截至目前,共评审出创业项目27个,其中16个创业项目已完成注册落地,注册资本达4000万元以上,目前已完成政府扶持资金兑现1060.4万元。

    今年1—6月,该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55.64亿元,同比增长5.9%,占比居杭州市第二。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增长18.1%;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50.99亿元,同比增长8.68%。

    走在江干的路上,风带着蒸腾的暑气。天热,江干创新的氛围更热……

    (科技日报杭州7月1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