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
63名大学生和25000只昆虫
——在捉昆虫、制标本中体会专业乐趣
图为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在制作昆虫标本。

    文·陈胜伟

    ■关注大学生暑期实践

    “以前我最怕的就是大虫子小虫子,现在最兴奋的就是抓到一只好看的或者稀有的昆虫,在过去十几天的专业实践过程中,我们每人都抓了有近千只虫子,除去一些缺胳膊断腿不能用的意外,我们每人至少要制作400只以上的昆虫标本,真的很不轻松……”看着即将完成的暑假作业,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11班的李雅婷一边忙一边说。

    7月14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63名在大二学生,都呆在学校的16号教学楼118实验室里,认真的整理抓回来的昆虫并将之制作成标本。虽然暑假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很多同学早在家里休息避暑,但是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李雅婷和她的62名同学,才刚刚完成昆虫的捕捉任务,接下来要好几天才能完成这些昆虫标本的制作。

    植物保护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认识各种昆虫也是该专业所有学生的基本功。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暑假开始前,昆虫学课程的任课老师徐志宏教授,给所有植物保护专业的大二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每人到野外活捉400多只昆虫并制作成标本,而且为确保捕捉到的昆虫种类的丰富性,还要求所有同学捕捉到的昆虫,必须涉及昆虫纲的16个目的120个科。

    抓昆虫并不是想抓就能抓的,昆虫有的有小,很多昆虫还能飞,光靠徒手想抓到昆虫是不可能的。为了提升“战斗力”,所有同学都从昆虫实验室领到了各种“海陆空武器”:抓有翅膀虫子用的网兜、装能迷晕昆虫的乙酸乙脂的广口瓶、诱虫子用的灯具等。学生们说:“有了这些武器,我们就能尽可能得活捉到完整的昆虫,用手抓的话,很容易把昆虫的翅膀、腿、触角等弄坏。”

    由于很多昆虫的活跃期在清晨和晚间,所以学生们大多选择清晨和傍晚外出抓昆虫,中午则在标本室里,将抓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整天和昆虫做伴,现在大家都对昆虫习惯了,植物保护112班的苗雨桐说,以前最怕的就是虫子,如今看到虫子就觉得亲切,还几只好看的蛾就是在学生寝室里抓到的,不少同学走在路上也东张西望,希望能抓到一只罕见的蚂蚱,或者发现几只还没抓到过的小虫。

    “昆虫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以前很多同学讨厌苍蝇和蟑螂,那是我们对这些昆虫的不了解。其实昆虫的世界也是非常奇妙的。比如在夏季,苍蝇1分钟之内能扇动翅膀500次,快速地扇动翅膀,还可以让它们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还可以向后飞,在空中翻跟头,这些奇妙的现象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通过捕捉昆虫,深入学习和了解昆虫,我们都对从事本专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一位学生在他的实习感受里写道。

    对于安排学生暑期捕捉昆虫,指导老师徐志宏说,照本宣科的读图识虫,是最沉闷的教学方法,而野外抓虫子则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一,可以有效增强专业学习的趣味性。学校希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抓昆虫,让植物保护真正走出课堂,开辟新的学习环境,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了解病虫害。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抓虫子、做标本,认识更多以前叫不出名字的昆虫,增强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热爱。

    在标本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将昆虫按要求制成标本,并根据不同昆虫所属的目、科、属、种,进行分类摆放。整齐排列着昆虫标本,赫然一支庞大的昆虫军团:独角仙、金龟子、凤蝶、蜻蜓、竹节虫、蜡蝉、蟑螂、蚊子、红袖蜡蝉……数以千计的罕见而漂亮的昆虫,如今已成了同学们的“战利品”,并被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宛如一套罕见的珍贵艺术品。

    “虽然辛苦,但是我们觉得战果辉煌,通过捕捉昆虫,我们发现从事和昆虫有关的事业,是那么有趣。今年暑假的作业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从事本专业的信心。” 植物保护111班班长傅威锐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