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
60年,与珠峰“对话”
有数据显示,已有近5000人登顶珠峰,而没能登上珠峰的遇难者已近300人。
图为2012年5月19日,珠峰希拉里台阶处拥挤的登山者。

    文·本报记者 王婷婷

    60年前的5月29日,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向导从尼泊尔一侧的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人类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60年过去了,有数据显示,已有近5000人登顶珠峰,而没能登上珠峰的遇难者已近300人。

    人类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我国著名登山家、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的回答是:攀登或许是一种本能,人类希望向更高、更远的未知领域去探索。在曾任2005年中科院珠峰地区综合考察队队长的中国科学院青藏所研究员康世昌看来,攀登珠峰显示了人类忍受极端环境的意志和力量,是认识大自然的必然过程,并从中学会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从珠峰由地壳中拱起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几千万年,而人类登顶的这60年,对珠峰意味着什么?60载,珠峰是否“别来无恙”?

    科研者说

    珠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仍是目前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

    科技日报:珠峰的科研意义是什么?围绕珠峰,我们都开展了哪些方面的研究?

    康世昌:屹立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珠峰地区极高的海拔造就了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冰川、大气、水文过程。作为极高海拔的代表性区域,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珠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是一个全球变化研究方面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珠峰地区的登山和科学考察活动始于1921年,但早期的科学考察资料比较零散。自1959年我国先后对珠峰地区进行了4次较为系统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认识和了解了珠峰地区的气象与气候变化、大气边界层、大气化学、冰川和冰湖变化、水文过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地质等多方面的特征。

    我们更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科技日报:作为一个科学家,您认为登顶珠峰的意义在哪儿?

    康世昌:登顶珠峰显示了人类忍受极端环境的意志和力量,是认识大自然的必然过程,并从中学会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对于科学家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一极端高海拔地区自然的变化,或者说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们一直在持续进行对珠峰地区的考察、观测和研究,是希望认识珠峰地区的各种变化,如气候、冰川、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原因以及规律。

    在2005年珠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中,我们沿着珠峰的不同海拔从6300米到峰顶采集过冰雪样品,检测发现,珠峰峰顶的样品中有些重金属(如锌、铜)相对较高,我们推猜这一现象可能与大量登顶者聚集在峰顶较小的空间有关系。总体上,珠峰远离人类生活的区域,大气非常洁净,我们希望能保留住这块净土,作为未来环境研究的背景区之一。

    冰川的不断退缩也许是珠峰地区最大的变化

    科技日报:您眼中的珠峰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康世昌:我本人是做冰芯和冰川研究的,几十年来,珠峰地区冰川的变化很大。珠峰地区最大的绒布冰川的形态相对复杂一些,如有冰碛物覆盖的区域、有冰塔林区域,其中冰塔林区域的变化比较容易观测和研究。

    从上世纪70年代记录的观测数据,到上世纪末,冰川的消融和退缩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以绒布冰川为例, 1959—1960年的考察结果认为,绒布冰川处于退缩状态。1966—1968年考察中对比1921年和1959年所测地形图发现,中绒布冰川末端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冰塔区不断上移,其平均速度为6m/年,而东绒布冰川冰塔林下限在1959—1966年平均每年上移78m。而绒布冰川30年来的变化趋势更为严峻,其中:中绒布冰川冰塔林下限退缩270m,东绒布冰川退缩170m,远东绒布冰川退缩230m,年平均退缩量分别为8.7m、5.5m和7.4m。更为直观的印象是,我们十多年前考察时曾经拍摄的冰塔林,在今年考察时很多已经垮塌消融了。

    新手段应用希望能够找出环境变化的细节

    科技日报:您刚从珠峰地区取得了约300米的冰芯,这次考察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次大规模的珠峰科考活动是否有计划?

    康世昌:我国从1959年就开始了包括冰川在内的珠峰综合考察,不过2002年后,就没有对冰芯进行过钻取了。而这10年来,不但全球变暖持续增强,一些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如南亚)。作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自然档案馆,获取冰芯记录尤为迫切。

    这次我们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垭口成功钻取了3根总长为300米的冰芯,其中最长的一根达142米,是目前为止在珠峰钻取的最长冰芯。

    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我国科学家在同一位置也钻取过冰芯。以前我们的分析检测手段较为简单,这一次我们计划利用一些新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研究冰芯中重金属(如Hg及其同位素)、有机质中的碳同位素等,进一步明确环境变化的细节。

    珠峰地区冰川、气象、水文的监测还在持续,特别是利用一些自动化的监测仪器,但下一轮大规模的珠峰科考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登山者说

    登顶,在挑战和征服中实现与自然的融合

    科技日报:您为什么要攀登珠峰?在您看来,人类为什么要攀登珠峰?

    王勇峰:我们年轻的时候对登山运动的接触和了解可能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那么直接、方便,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高山探险运动已经发展成十分热门、时尚的运动。

    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读期间加入了学校的登山队。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愿望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雪山。为了这个目标,我和李致新(现任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放弃了所学的专业,在中国登山协会当起了临时工,以高山协作的身份参加了库拉岗日峰的攀登。

    1988年攀登珠峰之前,我的心里对这座世界第一高峰充满了敬畏。我当时那么年轻就赶上登珠峰的机会,作为南侧队员登到海拔8100米,真是非常幸运。现在回想起来正是从那次攀登开始,我的登山生涯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后来的1993年、2003年、2008年,与珠峰结下了不解之缘。

    至于人类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我想是因为攀登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吧,希望向更高、更远的未知领域去探索。最初可能是一种征服欲,但在挑战和征服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实现人类和自然更和谐的融合。

    60年前拼的是精神,60年后拼的是装备

    科技日报:60年前登顶和现在登顶有哪些变化?例如装备技术上的,人员身体心理素质上的……

    王勇峰:60年前的攀登相对来说无论是装备上还是技术上都比较落后,而且多是国家任务,队员们以国家荣誉为己任,集体利益至高无上,各个抱着不怕牺牲的精神冲锋陷阵。

    现在的登山,尤其像登珠峰这种大型活动,在装备物资保障上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登山技术装备重量越来越轻,氧气保障充足,所以只要前期进行良好科学的训练,身体条件良好就都具备成功的基础。在技术保障上,现在也有很多商业攀登团队可以提供很好的保障,也大大提高了攀登珠峰的成功率。

    珠峰不再遥不可及,但冰川消融给攀登增加了难度

    科技日报:从登山者的角度来看,珠峰这些年有哪些变化?

    王勇峰:从攀登路线和保障的角度来说, 随着商业登山的逐渐成熟,珠峰这些年来变得更加的开放,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使得很多怀揣着登山梦想的人可以更加接近他们心中的终极目标。珠峰北坡传统路线越来越成熟,使登山者的攀登更加安全,但是珠峰北坳冰壁、大风口以及“第二台阶”这三大难点仍旧是攀登路上的极致考验。作为世界之巅,我想珠峰的神圣和登山人对它应有的敬畏之心是永远不变的。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气候变暖,使得冰川消融严重,攀登路线中的岩石路线变多,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攀登的难度。此外,持续的气候变化使得危险增加,例如去年珠峰的南坡就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雪崩,这些都是气候变化造成的。

    辅助设施的增加或许使攀登失去一些意义

    科技日报:有报道称,为缓解登顶者过度拥挤的现象,尼泊尔探险队协会正计划在接近峰顶的地方安装梯子,对此您怎么看?

    王勇峰:首先这种做法不论是否可行,有这样的想法完全出于近些年的珠峰热现象。越来越多的攀登者开始选择珠峰作为自己的攀登目标,这给商业登山带来了很大机遇,但安全保障和成功率问题肯定困扰这些向导,如果这种做法得以实施,在缓解拥堵的方面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我个人并不建议,因为山的存在本身就因为它的险峻而变得有意义,人为的设置一些辅助设施使得攀登降低难度,甚至改变路线等确实失去了一些它固有的意义。

    明年将组织大型华人攀登珠峰活动

    科技日报:近期中国登山队或您本人有没有再次攀登珠峰的计划?

    王勇峰:今年是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的纪念,我们本来也计划在今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全球华人登珠峰活动来纪念这个人类登山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活动我们将推迟到明年举办。届时我们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华人精英中征集,寻找具备攀登条件的队员,通过攀登珠峰的方式向全球的华夏子孙乃至全世界的人民传递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