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中小学需要怎样的科学老师
实习生 李天波 本报记者 刘垠

    ■将新闻进行到底

    北京市沙板庄小学科学老师栾培笑言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对付”,有次一个学生问及玛雅文明,并无专业背景的她直言“完全没有头绪!”。栾培面临的尴尬,折射出科普人才紧缺的现状——目前,全国共有科普人才175.14万人,距离《科普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的目标,尚有很大缺口

     “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会,液体也是一种物体,物体都会热胀冷缩。”“不会,水壶里装的热水、冷水都一样多。”在北京市沙板庄小学的科学课上,学生们迫不及待举手表达观点。

    做了17年科学老师的栾培站在讲台上,面带笑意听同学们的回答。讲桌上摆放着试管、酒精灯、金属球、气球等器材,这节课的主题是证明固体、液体、气体是否会热胀冷缩。“这种简单的理论、实验都没有问题,但经常会遇到一些处理不了的问题。”她笑言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对付”,有次一个学生问及玛雅文明,并无专业背景的栾培直言“完全没有头绪!”

    栾培面临的尴尬,折射出科普人才紧缺的现状。目前,全国共有科普人才175.14万人,距离《科普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的目标,尚有很大缺口。

    人员稀缺 专职并不专业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学科,包含地理、天文、化学、物理等各方面知识,要教好并不容易。”作为学校600多名学生唯一的专职科学老师,栾培深有感触。

    她告诉记者,随着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比重加大,相关的实验活动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学校现今有植物、模型和园艺等21个科普社团,教师指导的专业性要求随之提高,“既要专,又要杂,跨领域的辅导还面临很多问题。”

    对此,沙板庄小学教学主任韩雪红也表达了同样的困惑。去年,学校举办了单片机编程比赛,学生在做完简单的灯泡亮灭控制后,很多孩子都想继续完善加工。“有些提议改造成下雨自动关窗的感应器,还有些建议做成预警器。”韩雪红说,虽然很想帮孩子们继续推进,但光感应设计很复杂,老师们又不懂编程。在比赛前期的培训中,曾因老师无法指导只好将学生送去垂杨柳教育辅导中心参观学习,并请相关老师指导。

    从事20年科学教育的北京市第五中学韩竹老师说,小学科学课实验比较基础,而中学不同兴趣小组的实验基本都是多学科交叉,对老师相关知识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做一个吸尘器,既要涉及对人体健康、呼吸等影响的生物知识,又要懂得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负离子。”韩竹说,学校最缺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科学老师。

    “我们这批科学老师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那会儿就没科学教育这个专业。”栾培说,自己是教育学出身,所有有关知识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由于缺乏系统学习,如今的教学难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栾培认为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待改进。她以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材为例说,有一节讲飞机怎么样才能飞起来,里面涉及升力,还牵扯到压强、压力等问题。“讲吧你又讲不明白,不讲孩子们又会问。”她说,涉及压强的问题需要借助实验印证,但小学科学教育现在还做不了,应该将其放在初中阶段。

    面对问题 心有余力不足

    采访中,很多科学老师都反映学校老师太少,无法满足科学课的需要。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科学老师张斌告诉记者,自己带的学生有些拿到专利,想继续改进后再推广,但由于学校科学老师少,精力不足也无法持续跟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极大打击了学生积极性。

    沙板庄小学目前有7位科学老师,专职的只有栾培一位,其余是劳动技术、美术及综合实践老师兼任。在韩雪红看来,科学老师在数量和专业性上都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每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13.06人,距离《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每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15人的要求仍有差距。

    “科学老师真的太忙!”韩竹直言,自己休息时间很少,午休带生物小组的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晚上下班后还得整理相关科学材料,“9、10点下班很正常。”身为兼职科学老师的韩竹直言科普辅导比教学工作辛苦百倍,希望能引起学校重视。

    “所有的焦点都在中考科目的教学上,我们平时基本上可有可无,一到科技比赛时才会被想起,比赛完了又没你啥事了。”对此,做了6年中学科学老师的杨毅(化名)颇有微辞,“其他学科老师周末、假期补课都有课时费,科学老师由于辅导的不定时性难以量化,并不计入考核。”

    另一方面,实验室设备也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张斌告诉记者,有个学生一直想做汽车尾气净化改装系统,设计图纸画出来了,从理论上来说成品应该没有问题,但尾气的收集以及设备的转化性能检测都因没有设备而搁浅。对此,韩雪红深有同感,前段时间北京空气质量堪忧,很多学生要求检测空气中的PM2.5值,“但我们没有设备,为这一次试验去采购也不现实。”

    为此,沙板庄小学寻求“外援”。学校每年都会申请去科技馆和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去年,学校和北方工业大学物理实验室对接后,“效果非常好,大学实验室设备齐全,学生们兴趣很高。”栾培说。

    韩雪红认为,大学教师普遍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偶尔一两次指导不是问题,但长期、持续的支持不太现实。

    直面现实 “科班”出身很重要

    韩雪红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一些政策机制,向小、中学生免费开放科技馆以及大学实验室。“这些地方资源集中,设备精良,应该开放让资源共享。”此外,她还建议建立一个从上而下帮扶的机制,比如科普校园联动,让专业的大学老师定期去小学做巡校指导,帮助学生在解决难点问题的同时,对现有的科学老师进行培训。

    原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牛灵江,从事青少年科普工作三十多年。“科学课是最近几年才起步的,面临一些‘成长中的烦恼’。不只是专职科学老师的数量亟待增加,让现有的、不同学科的老师获得系统科学的培训、指导是当务之急。”

    与教育部专门培训小学科学教师的计划相比,“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要培训做科技活动的老师,目前每年培训骨干科技辅导员约2000人。”牛灵江坦言,“这与全国庞大的教师队伍相比,数量很小。”

    “建议国家大力培养跨学科背景的科学辅导老师。”牛灵江的观点与韩竹不谋而合,“科学老师的科班出身很重要,应该从师范院校着手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科普场所、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缺乏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的现状,2012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先期培养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关于科普专门人才的定义,为科普场馆专门人才、科普创作与设计人才、科普研究与开发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科普产业经营人才和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人才。其中,并未涉及科学教师的培养计划。

    “前几天,我们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调研,他们有老师、有成果、有场所,要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依然缺乏关键的一环——专业的、高层次的科普人才。”牛灵江说,某种程度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都需要将科学道理转化后再次进行传播。

    不容忽视的一个情况是,大部分科学家可能做不了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虽然他们懂得科学,但并不了解教育学。另一方面,科学老师了解科学家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很困难。这就需要找到一个连接双方的“桥梁”。

    “科学老师不仅要学识广博,对科学有全面认识并且一定要懂教育学。”在牛灵江看来,始于十年前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几经探索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终于在科学家和科学教师之间找到了‘桥梁’,让既懂教育又掌握科学知识的教研人员,培训科学家如何与中学老师对话、交流,指导科学老师如何设计课程。”

    如今,该项目请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针对高中教师每年开展信息、生物等8—9个学科的培训。“去年,我们又推出了‘高中教师暑期再回大学’的培训活动,有40位老师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白天自己选课去听,晚上有专门的讲座进行讨论。”

    牛灵江强调,中国科协承担的项目、计划只能小范围提升老师的能力,科学老师还需师范院校的科班培养为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