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刘晗:用数据给电影“算命”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科技追梦人

    编者按 科技梦、创新梦连着中国梦。创新的属性注定了科技从来就是从寻梦起步,到梦圆而归,试图用创新改变世界的“科技人”生来就是执着的追梦者。他们向梦想迈进的每一步,或悠扬或奔放、或凄婉或欢快、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每一项先进技术呱呱落地,每一项科研成果占据市场,都拥有一个激情燃烧,百折不挠,奋力突破,直至到达光辉顶点的艰难历程。从今日起,本报开设《科技追梦人》栏目,集中向广大读者介绍科技领域的奋斗者们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还原他们克难制胜的攻坚场景,讲述他们寻梦、筑梦、追梦、圆梦的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预估票房3.8亿左右。”在一片对《1942》票房破7亿的热炒声中,刘晗于2012年11月9日发微博泼“冷水”:数据系统测算票房会不佳。数周后,《1942》最终票房3.64亿。刘晗就这样用大数据挖掘“算”出了未来。

    “掌握可以改变行业未来、满足需求的技术,我想做出来。”刘晗希望用大数据挖掘冷却掉当前火热到有些反常、投资近乎盲目的中国电影市场,推它回归理性。

    在旁人看来,他是在做梦;而对于刘晗,他已经在接近自己的梦想。

    百平米小地儿装下两万部电影

    “你的微博名是什么?”刘晗问科技日报记者。他输入记者报出的名字,软件就开始对记者微博进行地毯式的全面分析,屏幕上随即显现出结论。

    “你对爱情轻喜剧、偏文艺类电影感兴趣。”他上挑的剑眉越发透着足斤足两的自信,等待记者点头承认。汇总分析无数个个体用户的电影好恶感,能给出一部电影票房趋于准确的判断,“我们把这个软件称为iFilm+”。

    刘晗创办的新影数讯公司百余平米,十人不到。一个见方小地儿却汇聚着大得惊人的数据流——“我们的基础数据库里有两万部电影,六万名艺人、四千位导演,以及公众对他们的评价。”大脸庞让刘晗的眼睛格外显小,双下巴明显,微笑时露出深深的酒窝,他的团队正精益求精地在这些数据中寻觅电影票房的先兆,“我们还有涵盖微博80%(活跃)用户约8000万人的偏好分析。”

    “我们就是拿这些数据给电影‘算命’。”刘晗调侃说。

    怎么算呢?当然不是拿来“八字”、测测“风水”、再来个“摸骨看相、掐指琢磨”。“数据显示,300万20—22岁的女性喜欢青春偶像剧,150万30—35岁月收入过万的白领男性喜欢寻宝题材。”午后的热度让刘晗额角渗出细密的汗丝,讲解着面前纤小笔记本上有图有数据的演示,他的思路延伸进决定电影受欢迎度的30—50个参数变量中,这赋予iFilm+高于80%的预测准确度。

    有了详实的参数、周密的分析,把“命”“算”出来还不算,还能设计一下“运势走向”,打“节日牌”还是“暑期牌”,范冰冰出演赚还是李冰冰出演赚,宣传该在武汉还是到西安——iFilm+逐渐如期扮演“一个针对影视制作及投资决策建议平台”的角色,它可以提供对市场的理性预期,用精准的量化数字计算可能的投资回报率。

    “现在我们和十几家影视公司有合作,为好莱坞和香港的公司做数据测算,为小马奔腾、光线传媒等做营销策略咨询。”刘晗说,这是市场检验后,反馈的悦耳回响。

    搭上大数据的“头班号”

    2009年,谷歌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用户搜索留下的痕迹,几天内预测了美国各地流感的暴发时期,完成同一任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用传统抽样调查的方法则需要大量工作人员两到三个月时间。

    这是大数据利用的早期典型案例。随后,对大数据价值的挖掘一发不可收——人们的一切都在数字化,深挖其中的“潜踪”,能开掘出各领域的应用。一个“寻踪”群体因此成形,他们找到契合点,或借用资本、或拉上同好,搭上大数据“头班号”,找寻新大陆。

    刘晗便是其中的一员。

    2004年,留学毕业后的刘晗在英国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他通过分析客人年龄层、桌布颜色、果汁类型来判断哪些因素影响酒店入住率。这让刘晗注意到数据分析的商业价值。

    2006年,刘晗回国,在多个大公司进行数据分析。“技术派”的刘晗越发觉得大公司“大船掉头”的艰难,“一个新技术往往不因最佳而被采用,”善于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刘晗试图尝试新技术、延伸应用领域,但却“经常受各方利益牵制,需要层层审批,甚至因为与公司原业务的冲突而夭折”。

    “这样干下去,再过十年你会是什么样?”刘晗问自己,那一段,他觉得企业给的任务和自己的梦想总在拌嘴吵架。

    一起创业的王星星也有同感,“大企业更关注现实利益,不太敢在新技术上冒险。”

    “用大数据对行业未来做些改变,”梦想的种子在几个年轻人心中次第破土,路径在那时虽还不明朗,但另起炉灶是第一步。

    “我们尝试过不少方向,旅游的、医疗的,但似乎都没踩在‘点’上。这时候‘桔子课堂’开课了。”因为发零食,刘晗回忆起“社交网络研讨会”很亲昵,“我们每周在这里讨论两小时行业发展趋势,也会有清华、中科院的老师来讲课。”

    交流打开思路,刘晗在“桔子课堂”选定了追梦的路——用数据回答“什么决定电影票房?什么样的电影有人看?”

    “80%的用户关注明星,1000条微博里至少有1条和电影有关。影迷们什么都聊,演员呀、角色呀、电影结局呀,这些我们都参考。”新浪的工作经历,让刘晗有机会接触社交网络庞大的数据源,那些对电影的品头论足急切地表达着诉说者的欲求,“把它们搜罗到一起形成信息库,通过数据挖掘和用户行为分析,建立影视作品和观众的新关联,就能预估票房。”

    向着新的目标奋力前行

    “我当时说服你了吗?”采访现场,刘晗直接问王星星。曾经是同事现在搭伙创业的他们从来都这么简洁交流。

    对于公司的发展应该先打知名度还是集中精力推进技术,刘晗和研发总监王星星曾有过截然相左的意见分歧。

    2012年,新影数讯参与了《画皮Ⅱ》的新媒体营销项目,宣传方希望公司可以做促进电影宣传的事情。从公司生存的角度,刘晗认为,先把自己的实力亮出来,让人认可,被人关注,提高知名度,这值得一做。

    “我的角度是想尽快推进分析能力这个主线,”王星星没有直接回答刘晗抛过来的问题,“人手本来就不多、能分配的资源有限,这个时候去做别的,主线会被迫中断。”

    先技术还是先市场,这个堪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技术走进市场那一刻起就困扰着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

    一面要潜心钻研,一面要营销自己。刘晗怎会不明白,公司的实力取决于研发主线的推进水平。虽然在坦诚地交流后,项目照刘晗的意思去完成了,但之后很多制片公司慕名而来的类似生意,他大半拒接了,“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对影视行业娱乐数据、用户观影行为、用户对演员的评价等要素的分析整理上,着力推进主线。”

    除了技术和市场的矛盾,作为公司创始人,人手不够和资金、政策门槛也困扰着刘晗,“招不到人啊,社保五年才买房的门槛有点高了。”怀揣梦想前行,他还得当一个“大保姆”,为员工的衣食住行发愁,为工商税务的顺利办理操心。

    采访后和刘晗在线上闲聊,他不经意间吐槽起电影艺术性的难评判。“(iFilm+)评价商业电影的投资回报,有用;定义谁更艺术,不太奏效。”

    随着主线的推进,iFilm+的合同邀约数直线上涨,记者以为,是时候沉浸在赢利的欢呼中了,然而,这个不断挑战自我的年轻企业家却在头脑没来得及发热之前,又泼出盆担忧“中国电影艺术性”的“冷水”。“改变行业未来”,刘晗没有忘记从稳定的上班族转向飘摇的创业者时,自己的初衷与激情,在他眼里,财富从来不是梦想的终极目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