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舆论争议院士增选是因还抱有期待

    新一轮院士增选工作又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网站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20日登载了该院391位有效候选人名单。这个名单是由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审议之后确认的。

    每届院士增选都会引起舆论围观,甚至非议。上一次因为饶毅、施一公的落选和“烟草院士”的获选,掀起的舆论吐槽和“扒粪运动”经久难平。直至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烟草院士”还被一些代表委员“追打”。

    无论院士增选的程序或者结果是否合规,学界之外的舆论抨击,不可避免地在一次次削弱学界公信和“院士”这顶帽子的神圣感。以至于像谢剑平先生,虽然戴上了院士桂冠,反而不如过去那样可以在舆论面前挺直腰板行事。

    这一届增选名单中,没有饶毅。因为上届落选,这位被普遍看好的生命科学家曾经“起誓”将不再参选中国的院士。这个名单证明了饶毅的决绝。但作为评选机构,其实完全可以推荐饶毅候选的——如果认为饶毅的学术水平够格的话。一个优秀的科学家连入围名单都没上去,至少从逻辑上很难说这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在角逐“最高学术荣誉”。

    施一公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并不意外,或者说是意料之中。就在前不久他当选美国“双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他也没有因上次的落选而发表任何情绪性的言论。但令中科院头疼的恐怕在后头。如果他在这一届中科院院士评选中落败,必然会招致更多的批评,舆论会问:一个能评上美国院士的科学家为何评不上中科院院士?甚至还会追问:难道中国的科学水准比美国高?不管有没有道理,但普通人更容易接受这样的逻辑,进而相信“一定有猫腻”的猜测。如果他顺利评上这届中科院院士,舆论或许又会说:中科院是在跟美国的风,或者是迫于舆论压力而做了一件并不十分乐意的事情。

    在现今院士制度饱受诟病和院士声誉屡遭污染的环境中,院士评选机构陷入“左右为难”是可以想见的。当下中国,院士的评选不可能做到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是“纯粹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这一体制内“最高学术荣誉”已然远非学术界的分封,因为“院士”负载了太多的公共利益,其评选必然成为公共事件。让媒体和舆论假装事不关己显然不太可能。无论是中科院还是工程院,明智的做法是学会和舆论坦诚相见,多回答几个“为什么”,多告知候选人、推荐者和评审者的信息,就会多拾几分信任。

    舆论对院士评选动不动“刁难”,说明公众对院士和院士评选机构还抱有期待。舆论的争议,无非是希望优秀的科学家能够享有“最高学术荣誉”,或者说享有“最高学术荣誉”的科学家能够实至名归。从这个意义上讲,院士评选机构和公众的初衷应当是一致的。那么,使院士评选更纯粹、更公开、更透明、更接近国际水准,“两院”便会少一些“左右为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