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1日 星期四
如何让留守儿童笑起来

    ■第二看台

    他们幼小脆弱得亟须关爱,却不希望被过多关注;公众以“留守儿童”之名对他们加以关心和帮助,这群被迫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却反感自己被贴上“身份标签”……

    这是记者日前参加一场“留守儿童”爱心探访活动上,通过采访山东临沂费县大田庄乡中心小学堂子联小的几位“留守儿童”得到的“矛盾”感受。

    12岁的法慧一提起父母,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当记者问她是否愿意被人称为“留守儿童”时,她用摇头的方式作了回答。坐在一旁的耀云同样12岁,他咬紧嘴唇忍住了徘徊在眼角的泪花:“我不希望被别人看成‘留守儿童’,因为怕他们觉得我是坏孩子,还怕他们欺负我。”

    伴随着流动社会而来的“留守儿童”现象,是一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难免的一种阵痛。由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被留在家乡或者寄宿在亲戚家中的孩子,长期过着无法与父母交流沟通,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失去了本该享受的呵护和引导。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的几位“留守儿童”,都是在3、4岁的时候就与亲生父母分离。除了一年中难得的几次见面,孩子们与父母的联系只能通过电话来实现。耀云说,每次电话时父母只会问“家里还有钱吗?奶奶好吗?家里没钱了,就打电话来”这么几个问题,因为已经听烦了,所以打电话的次数也少了。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这个脸庞黑红的山里男孩承认,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妈妈,和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已经越来越远了。

    “我只要爸爸妈妈陪在我身边。”法慧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对于孩子来说,什么都无法弥补父爱母爱的缺失。然而,当留守的现实夺走了孩子生活中的阳光,社会的力量如何让笑容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在流动社会衍生出“留守儿童”这一现象,而城镇化仍需一个过程的今天,除了在物质方面给予必要帮助,公众的爱心如何避免成为幼小心灵的“甜蜜负担”?

    首先,他们需要尊重。不可否认,一些媒体报道过于强调“留守儿童”的负面特征,比如自理能力差、有心理问题等,让孩子们敏感的心灵难以承受。

    被无奈地留下,在孤独中守望。这些孩子已然过早经历生活的艰辛。无论媒体还是公益组织,都不应再强化他们的身份标签,使之固化成一个特殊群体。和天下所有孩子一样,娇嫩的花朵需要和风细雨,媒体和公益组织应当向“留守儿童”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要让孩子们误解成是对他们的怜悯和施舍。

    其次,他们需要沟通。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面临的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心灵上的“饥渴”。耀云告诉记者,爷爷奶奶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但是他很少和老人说话,想把心里话告诉父母,等接通电话,又不知从何说起。

    沟通的缺乏,带来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并由此生发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呼吁留守儿童的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沟通,有关机构也可编制专业手册,培训志愿者与孩子展开互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上的困境。记者所参加的这次探访活动,就计划编辑《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指导手册》,帮助学校老师、志愿者更好地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

    还有,梦想。“我希望成为像你这样的人。”记者问法慧长大了想做什么,她的回答令人心颤。一个四年级的山里孩子,其实并不了解记者的职业。她知道的是,眼前的人来自外面的世界,她渴望长大,渴望走出沂蒙山,渴望早日结束与父母分开的日子。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破碎;从里面破开,则是生命。给“留守儿童”一个梦想,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激励和动力。

    制度层面应当实现的教育公平与城乡和谐发展,仍需努力。而每一份愿意关爱“留守儿童”的力量,都应该为孩子搭建起一个平等、沟通与梦想的乐园。

    (以上未署名均据新华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