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策划
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
中国风度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张梦然
展出于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ITER模型引发公众关注。CFP供图

    ITER计划

    鼎鼎大名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也是迄今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在这项计划中我国承担约10%的制造任务,首批ITER导体已批量生产。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南非数据接收站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南非数据接收站建设项目建成,使卫星数据在非洲得以免费共享,并广泛用于非洲农业估产、减灾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以我为主的全球科技视野

    风度,《辞海》释曰:良好的谈吐、举止、仪容、姿态。此乃为人之风度,而国之风,无外大国之言、大国之行、大国之貌、大国之姿。

    国风的展示需要舞台,于今时今日看,便是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全球背景;而一国“言行貌姿”的体现,还需看这“合作”二字——在不同以往的时代背景上,价值链正快速分解的同时,人们的创新活动也在日益连成整体,让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相互合作,而中国,于这舞台上挥斥方遒,书写着其独有的合作风度。

    “今天的世界,没有哪个科学家能单打独斗地搞科研,也没有哪个科技强国能独自面对复杂的全球科技问题。”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道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必须抱持的态度。

    中国科技外交已进入重要发展阶段,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国际标准制定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日益成为外交领域的重要议题。科技外交已处于我国外交战线的前沿。

    早在2008年11月,一项《关于非洲环境技术与机制合作谅解备忘录》由科技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签署,启动非洲水处理和环境监测若干重点项目;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南非数据接收站建设项目建成,使卫星数据在非洲得以免费共享,并广泛用于非洲农业估产、减灾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亲自倡议启动的“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将中国对非洲传统意义上的援助和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美科技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支柱之一。“中美创新对话”打造了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对话平台,在稳定双边关系和增信释疑上作出贡献;2009年11月,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成立,这是两国政府首次共同制订联合研究计划和共同出资支持产学研合作。

    至2011年5月,中美再次举行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同意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合作;6月,中德决定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能效领域合作——实际上,自欧盟框架计划向我国科学家开放以来,我国共参与了框架计划400多个项目的合作。

    同样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是科技合作。

    科技外交、科技援外,方式在不断创新。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新区、国家实验室、完善科研体系,以及举办国际培训班、开展联合研发项目、设立合作示范区……多模式、多层次的合作,方兴未艾。

    虚怀若谷的世界科技参与

    “以我为主”、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中国正在努力开创的一个崭新的局面。

    “题目要共同出,解题要相互补充,出资要对等,人员要互派。”这是当前我们在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展的科技项目中,所要求进行的实质性合作。

    鼎鼎大名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也是迄今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我国在这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中承担约10%的制造任务,成为ITER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承担首批(ITER)部件——ITER导体已批量生产;而且,我国是在这方面达到100%国产化率的两个国家之一。

    2011年5月,阿尔法磁谱仪(AMS)探测器搭乘奋进号升空,它将被安装于国际空间站进行粒子物理试验。这个由诺奖得主丁肇中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研究机构参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AMS磁体主结构和AMS-02电磁量能器结构的研制工作,在产品设计、强度分析、生产装配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而就在2013年2月,该团队发布消息称,AMS探测器正准备返回其首批数据,分析报告也将在几周内发表,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理解暗物质的构成,其中,中国科学家对AMS数据的分析起到关键作用!

    而同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一大批涉及民生、经济发展的项目近年来在国内顺利实施,一些重点领域解决了产业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也是我们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以需求为导向、主动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跨越。我们与世界,一直并肩在路上。

    海纳百川的国际科技合作

    地大物阜,广袤盛大,悠然容裕,此乃大国之风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以特有的风采,在全球科技合作的绘本上留下了骄傲的篇章。

    这是十年来的辉煌成绩,更是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随着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广度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合作机制、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助推了关键性技术跨越式发展。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不断创新,实现了国际科技合作方式从“一般性的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截至目前,共建成9个国家国际创新园、5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5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我国还与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机构和产业化示范基地,设立了多项联合研究基金。人员和项目的合作往往会随着人员变迁或是项目完成而结束,而基地建设则能够实现实体间、机构性的合作,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能够更紧密地结合项目、人力以及双方的研发资源。

    通过用好国际科技合作这一“助推器”,我国增强了统筹国际国内科技资源的能力,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由科技部倡议成立并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以打造“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为出发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一流的焊接技术和科研团队引进来,为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提供先进焊接技术和优质综合服务。这是首个中外科研机构间以共建平台方式带动技术嫁接和人才引进的创新合作典范。

    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亮相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中的高端任职不断增多。

    目前,在国际组织中,仅中国科学院就有200多人担任重要职务。中国科协推荐了317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其中主席17人,副主席30人,担任执委或具有决策职务的110人。

    我们的国人,已在海外积极参与并倡导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合作,为解决全球性挑战作出应有贡献。近年来的数项重大国际科技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实验堆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欧盟“伽利略”计划……无不有黑发黄肤的身影参与其中,且担纲的角色愈来愈重要。

    与此同时,在十年的时间里,我国还举办了310个科技援外培训班,通过科技援外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能力建设,提升其自身的科技水平。已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5700多人参加过培训,其中很多人成为所在国科技高官、领军科学家和科研骨干,在其所在国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时代,这其中,包括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各地方的龙头企业的技术“走出去”、还包括民间科技合作交流,它们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科技创新之路披荆斩棘。中国,在以科技对话世界,以行动开创崭新局面,当这神貌华采镌刻于历史的案头,必然也留下了身姿卓绝的中国风度!

    ■创新驱动

    模式创新,从单向学习转变为平等互利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德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不断探索新的合作和交流模式,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尤其是高科技领域里的科技合作已是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科技人员面前共同的任务。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孟曙光认为,中德科技合作的特点是机制化、多层次、宽领域。在中德科技合作的前20年里,主要是我们向德国学习,注重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即合作形式以人员交流为主,中方派遣科研人员赴德进修,参与德方科研课题,并关注合作科研成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一过程迅速提高了中方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中方培养了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国后承担了科研院所、大学及政府部门的领导职务,为提升我国的科研能力发挥了作用。这是那段时期合作的主要收获之一。而最近10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德两国科技合作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从单向学习转变为平等互利,重点也转向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中德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成就,就是中德科技合作的一个范例。中德科学家曾共同努力,解决了秦始皇兵马俑保护中对土隔梁和掉土表面进行加固、对破损陶俑的黏接加以改进以及彩绘保护等亟待解决同时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合作双方共同建立了秦俑彩绘修复实验室、金属文物修复室以及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室,并且互派人员进行交流、研究和培训,提高了文物保护与研究的水平。

    互补性的产业合作具有极大的开拓空间

    自1978年中英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和议定书正式签订以来,中英两国间的科技合作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两国双边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科技处陈富韬公使衔参赞指出,30多年来,中英两国对口科研部门和机构在基础研究、卫生、农业、水利、林业、航天航空等领域签订了20多个对口协议或备忘录,成为中英两国相关领域合作的基础文件。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订和定期交流机制的建立,为中英科技合作指明了方向,成为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石。

    而近年来,在中英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英两国科技合作朝着平等、互利互惠的方向平稳发展。而中英间一些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和项目的确立和执行,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双边科技合作的步伐。

    陈富韬认为,英国的基础研究实力很强,每年都有很多很好的研究成果,但基于多方面原因,英国并没有如同美国一样形成很多有特点的新兴产业。也就是说,英国也没有很好地解决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问题。众多的研究成果和不少很有潜力的初创中小企业在英国发展壮大的机会比较渺茫,这也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机会。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压力,迫切希望进行产业升级,对于新兴技术的渴求十分强烈。因此,这种互补性的产业合作具有极大的开拓空间,也将是中英两国科技合作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专家展望

    高技术和创新领域的互利合作将成为亮点

    人们谈到中俄之间特殊的情愫,源于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科技合作蜜月期的追忆,亦来自于对近二十年来中俄科技合作良好发展的感受,更是基于对未来中俄科技合作寄予的厚望。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龚惠平表示,中俄科技合作,已成为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龚惠平指出,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高铁技术、环保节能等诸多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俄罗斯开展互利共赢的科技合作实力。中俄两国科技合作正逐步向更务实意义上的“互利共赢”阶段迈进。这方面的最新实例是在纳米技术领域,中国科技部与俄罗斯国家纳米技术股份公司结成了战略联盟,共同开展纳米技术的相关研发及产业化。

    龚惠平对中俄科技合作有着深入的思考并抱有坚定的信心。他认为,中俄科技合作已成为大国间科技合作的典范。他表示:“俄罗斯严谨的科学传统和深厚的基础研究积淀,使之具有旺盛的原始创新能力,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多年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使中俄科技合作具有优势互补的坚实基础。我们坚信中俄两国在高技术和创新领域不断深化的互利合作必将成为两国关系的亮点,造福于两国人民。”

    不仅是两国,更有利于世界科技发展

    今天的中美双边科技合作,已成为两国交往中最重要和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是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驻美大使馆科技处蔡嘉宁参赞表示,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政府之间建立了稳定、深入、持久的双边科技交流机制,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基础上开展交流活动。尤其近年来,中美在农业、卫生、地震和环保等领域签订了许多合作计划和人员交流协议,官方渠道正在履行的合作意向书和备忘录达30多个。

    中美科技合作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譬如在地震预报方面,中美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益处,为双方地震预报研究及基础地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科学依据。另外近年来,双方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工程、北京电子对撞机(BEPC)二期改造工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展望未来,蔡参赞认为,中美两国在科技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有着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的科技合作应该是互利互惠、平等双赢的合作,不但有利于两国的科技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科技的发展,造福全人类。中美应深化在以下3个领域的科技合作:一是推动事关两国甚至人类发展的重要领域如能源资源短缺、人口健康、环境污染、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的基础和前沿研究;二是增加两国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和理解;三是推动两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合研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