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27日 星期二
战争变脸:
十年反恐留下的军事遗产
林涵 石海明 曾华锋

    “9·11”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赚足了世人的眼泪,也使人们陷入深深反思。其实,抛开国际大政治博弈,单单从军事的角度而言,“十年反恐”给人们展示了战争面孔的新变化。

    “9·11”事件是继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袭击,对美国国家心灵给予了深深的震慑。于是,10年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反恐战争浪潮,大有把恐怖主义分子彻底剿灭之势。单单从军事的角度而言,“十年反恐”给战争带来了新变化——日趋模糊的边界,渐次隐退的战士,以及充满争议的目的。

    模糊的边界

    相比较于现代反恐战争,在传统的自然中心战时期,战争规模普遍有限,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源的制约,制约了战争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源于战争时空的受限,自然中心战时期的交战时间很短,像鄢陵之战这样有名的大战,也是“旦而战,见星未已”,只进行了一天而已。同时,自然中心战主要使用的是陆战与海战两维平面作战样式。士兵使用的主要是刀、枪、剑、戟等短兵相接的格斗兵器和箭、驽等不超出视距的远射兵器,只能在明确的狭小空间内进行战斗。阵式作战则是当时最常见的作战样式,其受地形、地理与空间的限制都很大。因此,自然中心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性也决定了战争规模的有限性。

    随后出现的机器中心战所经历的时间虽然远远短于自然中心战,却发展迅速,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痕。除军队分工专业化及军事组织等级化之外,战争规模也呈扩大化趋势。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机、机关枪、摩托化重型炮、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出现,导致运用于战争的物质资源需求量大为增加,仅在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高潮中,每天消耗弹药量就超过了整个普法战争的消耗总量,共30个国家参加,卷入人口共13亿,所有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死亡人数约17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步兵武器的弹药发射量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又增加了12倍,火炮的弹药发射量增加了4倍,坦克的弹药发射量增加了44倍。大战还消耗了交战国平均国民收入的60%—70%,卷入这场战争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其中参战国61个,有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直接军费开支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显然,此时的人类战争规模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今天的反恐战争,边界却日趋模糊,并没有固定的规模。如“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举全国之力紧急应对,反恐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似乎战争的规模已极为扩大化。但从具体的清剿恐怖分子的作战来看,战争的规模似乎又呈缩小化趋势,无论是作战对象,作战方式,抑或作战时空,特别是由于大量运用无人化武器装备,战争规模更加显得不好界定,边界逐渐模糊化。

    隐退的战士

    在传统的战争中,都是活生生的战士在有固定边界的前线对阵厮杀。然而,在今天美国对“基地”组织的反恐战争中,大量运用的无人机,却标示着战争面孔正在改变。据美国华盛顿一家战略思想库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布什时代率先使用的无人机,在奥巴马执政时期迅速扩大了规模,具体而言,奥巴马同意使用无人机发动袭击的次数4倍于布什,通过“定点清除”,共造成了多达1800名恐怖分子毙命,包括在战区和其他地方活动的恐怖分子。

    美国要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其世界警察的地位,自然需要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作为未来战争中扮演主角的无人机,由于其具有机动性强、生产维护成本低和作战效费比高等特点,因此,美军一直企图在无人机领域把其他国家远远甩在身后。4年前,当“掠夺者”号无人侦察机用“地狱火”导弹成功炸死了包括阿布·哈里斯在内的6名“基地”恐怖分子之后,美军更是坚定了使用无人机打击全球恐怖分子的决心。

    在未来的反恐战争图景中,代替战士们冲锋在第一线的,或许将是在空中隐身盘旋、伺机出击的无人机机群。在相关技术的遥控指挥下,无人机将从空中发现、追踪并消灭移动目标。新版无人机路线图透露,美国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100多亿美元用于无人机的研发与采购,10年后美国国防部每年用于无人机研发的资金将高达40亿美元。如美国海军就正在考虑用武装无人机——可能基于试验型的X-47B——来取代未来一部分或全部的F-35有人驾驶战斗机。

    当然,无人化武器装备应用于反恐作战,也带来其他一些战争问题,特别是无人机误炸平民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如自2008年起,美军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境内打死的850多名所谓恐怖分子中,只有14人是高级指挥官,约20人是中级指挥官,其余的都是普通战斗队员,他们的身份是战士还是平民,许多时候往往很难界定。对此,据巴基斯坦官方评估,每打死一名战斗队员就有25名平民丧生。这显然导致了巴基斯坦西北部居民反美情绪的滋生与蔓延,部分人员甚至拿起武器,站到了“塔利班”“基地”组织和其他极端组织一边,成为了新的所谓反恐战争的对象。

    此外,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战场上,美军也尝到了使用无人机的甜头。虽然“全球鹰”只执行了大约3%的侦察任务,但它却获得了55%的对敌防空系统的重要即时目标资料,同时小型无人机还可使地面部队远离敌方,大大减少了美陆军在作战中的伤亡数量。总之,无人机在跟踪武装分子、挫败路边炸弹袭击、保护车队和发射导弹攻击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士的隐退正在改变传统战争的面孔。

    争议的目的

    早在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就将同时打赢两场重大地区战争排除在了五角大楼的规划重点之外,而将本土防御置于更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思想很快在2001年9月得到了提升。美军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迅速开始了战略调整与应对。如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附近,至少增建了13个新的军事基地。而这些行为自然引发了有关反恐战争目的的争议,到底是为了消灭恐怖主义,还是背后隐藏着更大战略布局。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强国。然而,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却用在空中劫持的美国民用飞机摧毁了纽约国际贸易大楼,并撞击了首都华盛顿的国防部五角大楼,这使美国感到极大震惊。美国很快就做出了战略反应:一方面,针对恐怖分子的袭击策略,美国国防组织和策略加快转型以应付新的威胁,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并对美军的组织、训练、装备和驻地加以调整;另一方面,乘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反恐”浪潮,并借机迅速向世界战略要地挺进,对俄罗斯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

    20世纪的地缘战略大师,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认为,世界的“心脏地带”就是欧亚大陆中心区域。“9·11”恐怖事件给了美国一个继续重组中亚实力平衡的机会,事件发生后,美国在中亚的活动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快了在中亚的军事部署,中亚成为反恐的新前线。如塔吉克斯坦勉强同意让美国为了人道主义目的通过其空域。乌兹别克斯坦则允许美国驻扎1000名第10山地师士兵,允许飞机停靠在坎那巴德空军基地。2002年1月,3000名美军抵达吉尔吉斯斯坦,增援驻扎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美军。此外,美国还得到使用玛纳斯空军基地的军事授权,并与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使用基地的协议。对于美国借反恐战争之名,在中亚地区的战略渗透,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诸多国家也有所警觉,自然也引发了有关反恐战争目的的广泛争议。

    显然,“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十年反恐犹如一面打磨而成的镜子,向人们折射出一个正在变脸的战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