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李向荣:不爱“红装”爱“武装”
李继祥 邓泽铭 齐朕纬

    她曾多次攻克装备质量与管理的重大难题,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

    她曾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防基础、军内科研等科研课题20余项,硕果盈枝。

    她本是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却舍弃小家,献身国防,成为了一名操枪弄炮的军人。

    她就是装甲兵工程学院兵器工程系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弹药工程教研室主任兼教授李向荣。

    科研攻坚不畏难

    刚来到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李向荣,立即就被指定参与“十一五”科研项目——典型陆军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是此项研究的难点,是建立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系列模型等各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她的主要工作。为此,她与课题组成员一起,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军队院校、研究所、兵工厂、装甲兵一线部队、总部机关,4个大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了近4万条数据。采集完数据后,真正的“攻坚战”方才拉开帷幕。她顾不上休息,一回院就“扎”进实验室,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有效处理,连续3个月不分昼夜地“赶工”。最终她获取了20多个装甲装备型号的基础数据和2万多条装备费用有效数据。

    得到数据后,她并没有就此停歇。为了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甲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与决策平台系统的开发,又采用非线性多元回归、工程法、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建立了典型装甲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费用预测分析模型,最后有效提高了装备质量和费用管理效益,解决了“装备既买不起,也养不起”的难题,该项目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倾心浇灌杏园春

    李向荣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后,本可以到科研院所从事待遇优厚的工作,她却选择了到装甲兵工程学院成为一名军校教员。

    从事科研一丝不苟,对待学员更是倾注真心。本科教学,她在课堂上大胆引入国外高校先进授课方法,好学又好用的“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让学员大呼“过瘾”;为研究生授课,她总是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准备教案、为学员指点迷津;指导毕业设计,她总会严格要求学员,每周都要与学员见面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解惑答疑、指导并修改论文……

    “多亏了李教员的悉心指导,我的毕业设计才能顺利通过。”学员小张告诉笔者道。因为前期准备不充分,小张的毕业设计课题面临审查不通过的危险,急得焦头烂额的他主动找到李向荣寻求帮助。

    “PPT的前后关联再紧密点,内容再丰富点。”“论文里论据再充实点,数据资料再精确点。”“这一句翻译,明显不通顺,而且与文章中心不符。”每次辅导,李向荣总是能为小王提出大量指导意见,甚至对论文翻译中的小细节都会指点几句,答辩之前,还多次让小王进行模拟汇报,确保他能万无一失的通过。在导师悉心帮助下,正式答辩时,小王深入浅出,对答如流,赢得了专家们的啧啧称赞。最终,他的课题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除了教授学员知识,她还积极参与学院弹药课程的建设,为兵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转型建言献策,有力促进了学院教学水平的提升。

    献身事业舍小家

    作为兵器工程系弹药工程教研室的核心力量,面对工作,李向荣常常把“白加黑”“五加二”当成常态,从刚来工院到现在十余载,几乎是把百分百的精力奉献到了工作中,可面对家庭,她觉得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军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李向荣的休息时间不固定,她经常在天黑漆漆时便起床赶往办公室,却又在深夜的满天星光陪伴下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李向荣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较忙,她的孩子一直是公公、婆婆在照顾着,在6岁前几乎很少与她见面。“瞥见杯子下压着的纸条,不用猜都能背得出来,又是有事、忙、加班回不来,帮忙照顾下孩子……我们虽然能理解她,但是孩子却总是哭着闹着想见妈妈,让我们心里也很难过。”

    除了孩子,让李向荣同样感到亏欠的还有她的父母。每周,她只有零星休息的时间能回到家,却仍要在家中处理工作的琐碎事务,难以帮忙父母分担家务。她年迈的父母身体早已积劳成疾,可为了照顾孩子,操持家中的事务,他们总是忍受着小病小痛……“我感觉自己很对不起这个家庭,因为几乎很少有时间去帮家里做点什么。”李向荣十分愧疚。她的父亲却这样对李向荣说:“你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要敢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