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5日 星期日
兜底保障 多元帮扶 自我供血
——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精准扶贫“3.0模式”

    通讯员 刘 涛  王文辉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4278户、7250人;城市贫困人口769户、1271人;30个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5个市定经济薄弱镇。到2016年底,这本总台账“工作进度”一栏全部划上了“对号”: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41个贫困薄弱村实现脱贫摘帽;5个经济薄弱镇脱贫的步伐稳健而有力。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总“台账”并交出亮眼成绩单。

    兜住底:多领域保障“入村进城”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但总得来看是保障能力的不足。

    “不愁吃、不愁穿是扶贫工作的一条底线,我们更进一步,做到不仅要确保贫困人口吃好、穿好,还要做好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四个方面的兜底保障。”青岛西海岸新区扶贫办主任李春荣说。

    在医疗保障方面,新区大手笔打造健康扶贫新模式:全省首个为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就诊转诊、分类救助、先住院后付费等“绿色通道”服务;实施扶贫医疗救助,设立2000万元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医疗救助基金等等。教育保障方面,新区率先免除贫困学生学前保教费及普高、中职学杂费,对1052名贫困户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分阶段发放生活补助和助学金842万元。住房、交通保障方面,投资1047.15万元将全部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贫困薄弱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62个村通公交。

    广参与:帮扶主体“攥指成拳”

    新区按照“一镇一规、一村一案、一户一策”的原则,完善提升帮扶机制,逐步构建起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这些帮扶的主体既有政府部门,也有驻村第一书记,还包括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功能区和军队,当然也包括各类企业以及慈善公益组织。”李春荣表示。

    功能区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特有的经济发展架构,全区规划有十大功能区,针对5个市定经济薄弱镇,新区安排5大功能区进行一对一帮扶。

    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对口帮扶海青镇,为从根儿上提升海青镇的财税收入水平,董家口投资6000万元在海青镇建设了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董家口海青产业园,产业园定位于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董家口配套企业在海青注册纳税。

    军民融合型定点帮扶同样也是西海岸独有的。另外, “第一书记”帮扶也有显著成效:2016年,西海岸选派“第一书记”65名,完成帮扶项目389个、落实项目资金6500万元,解决实际困难3520件。

    可持续:输血—造血—自我供血

    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扶”的落脚点应该放在产业和项目上。

    45岁的石发家是琅琊镇斋堂岛村人,因病举债8万多元。2016年,区镇村三级帮助其利用“琅琊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渔家宴、家庭旅馆、海产品电商,当年经营额就突破13万元,家庭年收入现已稳定在5万元以上。2016年,新区共安排扶贫专项资金9908.05万元,投入行业扶贫资金3769万元,撬动社会扶贫资本6.3亿元。让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不撒芝麻盐”,这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资产收益型”扶贫新模式,变扶贫资金为优质资产,变“输血”为“造血”。铁山街道李家店子村就是此种模式的受益者。村党支部书记李开亮表示,2015年,我们利用扶贫资金加上自筹资金建起了10个平菇大棚,出租给企业拿到了三年的租金12万元。

    “如果说扶贫资金是输血,是扶贫的‘1.0模式’,通过资金变资产是造血,是‘2.0模式’,那么资产收益的循环利用,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我供血的扶贫‘3.0模式’,形象地说是‘鸡生蛋再到蛋生鸡’的一个良性循环。”李春荣说。

返回